學習型組織年會的思考

Study和Learning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前者基於學術底層邏輯來構建理論體系,而後者通過不斷的試驗,以時間加註來佐證前者的過程並迭代理論直到抓出定律。

萬物的發展和演變的一切都是基於需求和規律,違背的代價往往是自然消亡。

當我們看到的都是問題爲之焦急躊躇,可能更需要靜下來思考到底是什麼的問題?當身處於迷宮之中,以迷宮之外審視迷宮,往往也便迎刃而解,很多時候是陷於認知的沼澤,被重複的問題,被困難的問題越陷越深。

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是自己的問題,得從自己開始校正,當審視角度不變,不斷更迭方式方法更多時候便成了重複犯同樣的錯且不見好轉甚至更糟糕了,也漸漸不再相信選擇將自己和外界的互通封閉。

最難的不是什麼問題無法解決,而是被過往“自以爲”的不好回憶所捆綁,不願去面對那些回憶之中自己的模樣。

在探討跨界中在“羽白國際”有拋出很多不那麼好回答卻價值極高的提問,舉其一二“如何對話(以人爲本)的催化集體行動?”“社會上會如何看待跨界共建(壟斷?、利益?、價值??)”

現場感受了更多同學們之間的深度思考和交互,也非常感謝老師們的引導和控場,使得活動中的答案和結果顯得一點都不重要,我個人不在意建議和觀點,因爲是個人都能給到,只是建議的適配性和對於本身問題的解決效率,所以不在當下環境的考慮維度之內,更多的是對自己思考的反思。

我究竟在交談之時有沒有(作懸掛假設?)還是在對話過程中潛意識把過往經驗代入到了對話中試圖去影響夥伴或是說服對方認同我的角度?還是在對話中不斷的借位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更多的傾聽他們的發言,不斷讓思考下沉?

爲什麼會那麼在意這個答案,其實也是在不同的場合自我訓練把“自我”放下的過程,很多時候因爲焦點在自己而忽略別人的感受,是我過往經歷落下的詬病,但這場活動我很開心,不是因爲我做到了什麼,更多的是我能夠去漸漸的反思自己,並且伴隨心流漸漸去理解對方表達之中的邏輯。

文字記錄的堅持,也讓我的思考不斷的顯性化,用內容的方式跟自己誠實對話,當回顧過往的內容也會發現有些情緒的表達背後自己真實的樣子,知行合一道理都懂卻知易行難,知行合一是願望,但發現那些知行不一也不再去苛責自己,更多的是接納它的存在,最寶貴的不是終於知行合一,而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但依舊朝着願望前進,逐漸縮小差距。

年會中有很多商業演化的經驗和投資失敗的教訓,但是卻看到了很多人堅強的朝前並行,艱難不需要被別人同情,也深知無法一直成功,卻不畏懼失敗,我也更加堅信現實如此,但不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去追求價值,成爲價值的夥伴,時間的信徒。

如果你耐心的讀到了此處,我很感謝,同時也放一個小小的商業場景,受改革開放的刺激在0幾年外貿業發展蓬勃,勞動密集型產業及配套設施齊全的產業帶逐漸在全球價值展現,10年受益於科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革新技術和科技成爲“新貴”,但是也不難發現,總有那麼些人不論趨勢與否始終存在於市場不知道爲什麼?

而勞動密集型產業從對於外貿行業的人才樞紐重心到互聯網行業的高薪挖人,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因爲稀缺和需求的錯位產生了高溢價,就像互聯網人才的大廠來回跳槽漲1.5-2倍,而傳統產業有甚者爲了挖所謂的行業專家開出50-80w的年薪,是的,人才本身的價值錯位,變成了價格內卷的溫牀,進而反噬企業內部的組織生態。

再者平臺很愛玩大促,但除了所謂的窗口紅利,實則追隨於業績報表和自己的口袋,對於商家而言被更多買家看到並願意爲之消費理應開心雀躍,但爲什麼越來越多的行業內有的卻是苦水?怎麼把對商家的壟斷3折、5折變成1.5-2倍的定價?

平臺是在創造價值還是稀釋價值商家,水至清則無魚,但絕不是因爲很難而搖頭自恃的接口,逃避有用,但終究會逼着你去面對。

資本主義的玩法或是傳統有些人口中看似很LOW的玩法,我相信存在既有價值,因爲有用才那麼幹的,不去評價做法和手段,只是價值本身潛藏卻富有商機,不合理會趨向於合理,一切貴在平衡,當制衡的過程往往是曲折的。

回到以人爲本的話題,老闆是人,員工是人,不是所謂“社畜”,很多身邊的同伴談及類似字眼面無表情卻也難掩心中的難過,每個國家的變遷一定不是因爲領導人做對或是做錯了幾件事,更多的是人的選擇,對語言和文字本身的形成和傳播就是文化的產物,也是意識形態的一部分,只是背後到底映射了什麼,以及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社會責任不是虛空的,是明於踐行,老闆評價員工人品怎麼樣的時候,員工也在不斷評估老闆的人品。

當一個人要他一直聽話,一直做對,一直做好人,實在的講,對人本身的期望又是否合理?這裏要說明既不表示都是壞人,更不意味着好人不好,我希望傳遞只有一點“用心做好你自己”,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善惡,很大取決於身邊的人和成長經歷的總和,以他到底怎麼對待家人爲根本。

但人終究是喜歡跟自己情投意合或至少看上去情投意合的,其實也就意味着身邊的人都會跟自己很相似,這也是企業在篩選人才的過程中會逐漸同質化,找的人都是一個樣,少了些奇奇怪怪的人,同質化也就一定程度的意味着排外,你認同我可以一起玩,你的想法不一,不行你走開。

而在衆多的談吐之間有兩句話背後的邏輯值得深思:

1、我真的是個好人,我人很好的(諸如此類)

2、我也有能力跟不喜歡我的人一起合作

想講的講得差不多了,最後一段話送給所有人和沒有人:“好、壞、對、錯、優、劣本身並不存在,直到“人”的出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