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性卻相反

前段時間看到一位“大師”的視頻,我突然領悟前段了一個基本道理。

理解和領悟是兩種結果,所以很多頭腦中的邏輯結論,不一定有用,而領悟卻帶來認識的質變。

這個領悟即:天道與人性是相反的。

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性卻是損不足而奉有餘。

先看看天道:水滿則溢;月圓則虧;物極必反;有餘了就要被損,這是天道昭昭。

“水利萬物而不與之爭。”越是低凹的地方,水就越會去填補它;越是高的地方,越會遭受風雨冰雪的侵蝕。

有句俗語叫“富不過三代”,富的太久、太多了就要被折損 ,所以沒有那個家庭能一直富下去。這是由天道所定。

而人性卻與天道相反:損不足而奉有餘。越是賺到錢的人,越更容易賺錢;越是窮困的人,越難以脫困。

越是窮人越被別人瞧不起,辦個事就很難;越是富人越容易打開局面,因爲富人總被高看。所以,勢利眼,就是正常的人性。

爲什麼人們總要在各種場合撐面子?就是爲了應對人性的勢利眼。穿名牌服裝,缺錢也要買個二手豪車,脖子上掛個金鍊子,省喫儉用戴上奢侈名錶……

這些高調行爲,常被人理解爲虛榮、炫耀、撐面子,其實質卻並非這麼簡單,而是爲了順應人性的勢利眼,這樣做會對自己有利。人性是損不足而奉有餘的。因此人們就會通過僞裝避免受損,並獲得好處。

吹牛也是這種僞裝。所以很多會吹牛的人,就能借助人性的勢利混得風生水起。

以前上學的時候,我曾經有很大的一個疑惑:人們爲什麼不遵守規則?爲什麼可以僅爲獲利而口是心非?

我以爲我早就找到了答案:人性自私。現在看,這個答案太膚淺了。

然而,我們都應該去順應人性,不需要遵循天道嗎?非也。

任何時代,那些民族的脊樑,都是順應天道,踐行天道的人。爲大衆謀福利,不計個人得失的人各個時代都有。屈原、范仲淹、文天祥、海瑞、譚嗣同、李大釗、焦裕祿、袁隆平……

多數人爲了人性生活,少數人爲了天道奮鬥,這就是人類羣體的組合。

古人讀聖賢書,就是要把人培養成君子、大丈夫、聖人、好人,這條路就是順應天道。

古代讀書的目標就是做官,當官領導百姓的人,必須順應天道才能造福大衆,如果他們只精通人性,不免貪贓枉法,腐敗奸詐。

沒想到,中國的教育蘊藏着這樣的內在邏輯。

站在高處的領導層,有責任就是循天道,爲集體負責;處於基層的百姓,爲了生活,免不了要琢磨人性,順應人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