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不是城

      餘華筆下的《文城》中,林祥福、小美、陳永良、顧益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不幸,每個人也都選擇着、追尋着,犧牲着、妥協着。

        01執着尋找的文城,只是一場泡影

      儘管帶走了近一半家產的小美再次選擇不辭而別,樸實善良的林祥福依然爲了當初那句“就算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你”,帶上尚在襁褓中的女兒林百家,渡黃河、走千里,從麥黃時節走到大雪紛飛,卻依然沒有尋得小美半分蹤影。

      在溪鎮安營紮寨的林祥福也漸漸明白,文城是假的,阿強和小美的名字也是假的,但外表溫雅少言內心激情澎湃的林祥福仍未放棄尋找,盼望着在這個最接近文城的地方與小美再次重逢。

      可惜,命運造化弄人。儘管兩個人餘生同在溪鎮生活,林祥福窮其一生的時光,都沒有活着再次見到小美。在死後歸鄉的路上,載着林祥福棺材的板車駐足在小美的墓碑旁,咫尺之間,卻也相隔萬里。

      窮其一生地執着尋找,卻也抵不過命運的手掌。不禁讓人感慨,人生啊,最難得的不是遇見,而是重逢。文城,不是城,是謊言,是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執念,只在心中,永遠無法抵達。

      02這一路上有溫暖赤誠的心,也有冰冷無情的血

      文城是執念,溪鎮纔是現實,是人生百態的舞臺,有溫暖善意涓涓流過,也有波折動盪不請自來。

      忠義至上的陳永良爲換回林百家,將長子陳耀武送進土匪窩失去左耳。爲林祥福復仇,他不惜隻身前往碼頭解決掉雙眼失明的張一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長工田大爲尋找少爺林祥福,從北方走到南方,跑爛了三雙草鞋。當收到林祥福“葉落該歸根,人故當還鄉”的絕筆,田家五兄弟擡着板車來接曾經的,也是永遠的少爺回家。善良忠厚之舉令人感動、心疼。

      時代的一粒灰,落到每個人的肩上,就是一座山。動盪波折突然而至,推動着每個人做出自己的選擇,選擇也改變着每個人人生前進的方向。

      作爲商會會長的顧益民,爲解救全鎮百姓於水火,隻身前往土匪窩與張一斧談判,忍受“搖電話”等一系列酷刑,曾經的備受尊敬蕩然無存,只剩下滿腔的屈辱。

      爲救昔日的老友,林祥福打點好一切身後事,鼓起勇氣去找張一斧,卻遭慘死。信任與信義此刻熠熠生輝。

      溪鎮的男女老少都在用生命抵抗土匪,抵抗這落在肩上比山還重的責任。儘管時代動盪波折,生活水深火熱,但善良、信義、堅韌、溫暖仍依舊刻在生活在人們的骨子裏。

        03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每個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尋找,在時代的洪流中,在自己的理想裏,也在無盡的等候中。餘華在《文城》中寫道:“人生就是自己的往事和他人的序章。”

      回首自己的往事,依舊不甘,但也妥協。

        臨終時刻,林祥福爲餘生都沒有和小美重逢而遺憾的時候,心中也會一點點釋然吧。

        相較於無法擔起解救全鎮的責任而自責,垂垂老矣的顧益民會不會也會說一句“終究是時局使然啊!”。

        呱呱墜地再也沒有見過母親的命運的林百家,雖有遺憾,午夜夢迴時分是不是也會感嘆命不由己?

      於他人的序章,傾我所有,但行好事,莫問回報。雖有遺憾,但也釋懷。

      林祥福最後的時刻有沒有爲未能親眼見證林百家長大成人、出嫁而遺憾?

      張一斧臨死前有沒有想到自己終於嚥下作惡多端釀下的惡果,是否明白自己能像顧益民那樣坐上八擡大轎是癡心妄想,是否明白人終究不能有不勞而獲的念頭?

      於時代的洪流面前,這些都不值一提。但對於個人而言,這些確是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東西。

                          04寫在最後

      關於《文城》,讀者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讚賞,也有人唾棄。畢竟,一千個讀者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有人認爲餘華八年之功的小說平庸,笑稱“餘郎才盡”,《文城》賣得不錯正是靠着《活着》的影響力。

        在我看來,如果說《活着》《許三觀賣血記》《第七天》等前期作品是一把刀,讓人瞬間斃命的話,《文城》則更像是一根扎進心裏的刺,隱忍着,卻同樣讓人淪陷。《文城》平實的語言,看不見鋒芒,卻依然具有殺傷力。

      借用他人的話講,《文城》就是“在瑣屑細微處洞若觀火,於寒風刺骨中保人性之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