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考驗的是選擇力,可有多少人放棄(沒有)自主選擇

今天查系統,看到自己做的高考填報的考生,都投檔成功,心裏由衷的高興

回頭看 這篇在高考結束之後寫的記錄,還默默的躺在草稿箱裏

今天,也給它投檔,放它出來吧~


河南本科一批二批報考結束,數十萬學子在等着自己拿錄取通知的那一刻。

回顧這幾天遇到的家庭,感觸很深。

記錄一下幾個典型的吧。

第一個想寫一寫的是自家孩子--我的外甥。小學初中一路以年級第一名的成績,考入縣裏最好的高中,高一高二放鬆,貪玩,在高手如林的最好的高中裏,稍微一鬆懈,成績下滑的厲害,加上進入青春期,住校,脫離了爸爸媽媽的視線,家長只看到成績在下滑,卻無能爲力。

好在高三自己緩過來神兒,開始努力補課。按照之前成績,本科線都難上,高三的努力換來相應的回報,高考成績過二本線70多分。

報考志願時,爸爸媽媽帶着他,去學校找高中老師給指導,也來報考機構着志願填報師來諮詢。雙方給的建議都不一樣。

最終孩子說:兩位老師說的都有道理。我的高中老師,他從畢業就到學校當老師,做了20多年,在他的世界裏,當老師是最穩妥的職業;機構裏的老師對職業世界瞭解的更爲寬廣和與時俱進,所以會綜合考慮城市 大學 和未來就業。

聽到他這麼說的時候,真有被觸動到。這幾天,感受到他從對自己未來的迷茫,到能夠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分析信息。我想,如果這一次填報志願最大的收穫之一,一定是從學生到半個社會人的蛻變,這其中的標誌就是:

1.學會收集信息。比如通過網上搜索,和不同的人溝通交流獲得信息;

2.學會對完全不同信息辯證分析。從信息來源,提供信息的人角度,來分析爲什麼有人這樣說,有人那樣說;

3.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學會自己做決定。孩子說:我不想當小學 初中 高中老師,我想當大學老師,所以我要在大學裏考研。

祝願他,在未來度過美好的,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大學生活。


第二個想寫的是一位父親帶着女兒來做填報。

通常一個家庭的溝通,都是孩子和家長一起做的。這個家庭給人很奇特的地方在於,女兒在旁邊帶着耳機刷手機,聽音樂,父親在工作桌前和老師溝通。草案出來後,父親在一旁用自帶的電腦各種查,女兒仍然在遠處刷手機 聽音樂。

第一天,從上午10點多來,到下午5點多走,晚上父親又獨自來。第二天白天兩個人又來待了一天時間。

期間,助理老師問了一下女兒,怎麼不跟前看看父親給她選的學校。女兒小聲給助理老師說:從小打到,我的聲音都沒有被他們聽見過,在這件事兒上我努力過掙扎過,結果還是一樣,還得聽她們的,我懶得說了,他們讓我上啥學校就上啥學校,讓我學啥專業就學啥專業……

如果沒有女兒的這段話,我們從父親嘴裏聽到的是:我閨女從小聽乖巧,聽話,懂事……

所以,這個人生,到底是誰的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