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襪子現象

20世紀70年代,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達里爾·貝姆(Daryl Bem)想做一件事情:列一個行爲清單,把有責任心的人與沒責任心的人區分開來。他假定“按時做作業”與“穿乾淨襪子”之間存在正相關,因爲兩個行爲都是有責任心的表現。但是,他從斯坦福學生那裏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後,喫驚地發現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

“顯然,”他開玩笑說,“學生要麼按時做家庭作業,要麼每天換襪子,但是不會既按時做家庭作業又每天換襪子。”

他沒怎麼深入思考下去,但是幾十年後,其他研究者開始懷疑這個笑話背後是否隱藏着什麼。兩個澳大利亞心理學家梅甘·奧騰(Megan Oaten)和程肯(Ken Cheng)想到了一種可能,即學生受到了蘿蔔實驗所揭示的那種自我損耗的影響。這些心理學家開始在同一學期的不同時間通過實驗室測驗測評學生的自制力,不出所料,學期即將結束時學生的自制力測驗成績相對最差,顯然是因爲意志力已經消耗在了準備考試、提交作業上。但是惡化不僅體現在實驗室自制力測驗成績上。研究者調查了學生在生活方面的情況後瞭解到,貝姆發現的髒襪子現象並不是偶然的。考試季節,學生的自制力消耗過大,各種好習慣都被拋棄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