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初体验

结束了一个月的浪游,我又回到了大城市。

旅途的前半段,是跟一群数字游民一起。严格来说这并不完全是旅行,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在工作,只是每个星期换一个地方。同时不像很多旅游那么赶,我们可以慢慢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Daniel 是数字游民中国的创始人,他毕业后放弃了国内大厂 offer,选择了吉隆坡的工作,虽然薪水只是国内的一半,但工作量少了很多,相比起来性价比反倒更高。而且吉隆坡物价并不高,比起国内一线城市的打工人,Daniel 的生活质量不差,业余还能做点自己的事情。也正是因为有时间开发自己的产品,Daniel 在副业收入可以覆盖生活支出时,最终选择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在东南亚工作旅行一段时间后,Daniel 回到国内,此时副业的工作已趋于稳定,在体验了一段数字游民后,他选择在大理做一个共享办公空间,希望认识更多国内的数字游民。

这段时间,他认识了在世界各地浪得飞起的游民 Yeye 和 Nian,一起做起了「数字游民中国」,开启了边旅行边工作的「浪游计划」,推广践行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

游牧民族在不同季节需要将牛羊群赶到不同的地方,寻找最适合当季的草场,因此总在不停迁徙。今天,电脑就是我们的牛羊群,数字游民们尽可以带着它移动办公。

我是在嘉峪关加入的浪游计划。之前,他们一行人一路去了云南、海南、贵州、川渝、青海,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停留至少一周,在民宿或者咖啡馆办公,工作间隙在当地转转,寻找本地的美食。嘉峪关人口稀少,我们在城市边缘的小区里租了一个两层的超大民宿,窗外可以看到积雪的祁连山,一晚人均七八十的房费,性价比相当不错。白天我们常去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平日里人也不多,极适合办公。傍晚结束工作后,在公园或小区里滑滑板,晚上撸点串喝点酒,聊聊各自做的事情和经历、想法,小城的生活就是如此惬意。

游民们的工作也相当多元,程序开发、法律、广告、教育、设计、自媒体......远程工作的多是外企,疫情也让其变得流行起来。自由职业则更加自由,对个人的要求也很高。做自由职业的通常也比较斜杠,收入多元化才能旱涝保收。

无论做什么,选择数字游民就是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根据时节选择最舒适或最喜欢的地方待着。用一个箱子装下生活的必需品,一周用不到的东西,一个月大概率也用不到。我们其实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东西,外物多了反倒成了束缚。

另外,工作和生活也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可以在咖啡馆工作,也可以在酒吧工作,工作累了就出去逛逛,晚上喝完酒想工作,也可以随时拿起电脑干起来。总而言之,消除一些界限,获得一些选择的自由。这就是数字游民带给我的些许启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