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講:總結長期激勵性報酬的三種形式

1.激勵報酬的發展趨勢

長期激勵性報酬的發展速度很快,從六、七十年代產生開始,只過了20年,全球前500家大型工業企業中,就有90%的公司採用了某種形式的長期激勵性報酬。現在,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普及率更是進一步提高。爲什麼會這樣快呢?就是因爲:人們普遍認識到,管理者、管理骨幹是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吸引他們努力工作的,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有效的報酬制度,這也是公司競爭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要給有能力的人比較多的報酬。報酬不僅要數量足夠,結構和方式都要恰當。

我對未來有一個預測,不知道是不是準確,供你參考,就是:長期激勵性報酬在未來會越來越多樣化,普及化,低層化。比如說像擁有公司股份或者認購期權,過去只是高級管理者的專利,我覺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骨幹都將以某種形式擁有公司的股份,分享公司成長所帶來的長期收益。你如果有機會可以留心一下中國現在的上市公司,很多近年來成長性好、有價值的公司,都專門設置了給骨幹員工的長期持股計劃。從最開始的不成熟,到逐漸成熟;從最開始的大鍋飯,激勵作用微弱,到激勵效果逐漸變強。

另外,在越來越多的創業企業中,期權已經是一種常態化的激勵手段。這可以保留骨幹人員,不去想跳槽的事情,不僅不去跳槽,還要努力工作,與公司共成長。我們知道,管理人員、科技人員,他們的利益與企業股東的利益天然就是不一致的,他憑什麼和你一起前進?除了所謂的價值觀和願景,很重要的就是通過經濟上的手段,將他們的個人利益與企業的利益在長期連接在一起。而獲得這種連接的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長期激勵性報酬計劃。

總之,前面說了很多,就是想強調一點:長期激勵性方式,是管理學的必修內容。也許每一個對自己有期許的年輕人,每一個不斷努力學習進取的年輕人,都會有一天遇到這個問題,所以,我建議你瞭解一下。

2.排序激勵

下面,我和你分享一個叫做“排序激勵”的方法。這種方法和我們前面講標杆管理的邏輯是一致的,具體的做法如下。比如,我們設定100萬爲一個激勵單位,這個數字是事先約定好的。然後,我們選擇具有可比性的競爭對手,比如七個對手吧,這七家企業假如都是比你強的企業,八家企業就形成了一個競賽小組。第三步就是確定比賽時間,比如說是三年。那麼,三年過去了,我們可以按照你在這個競賽小組中的排名來發放長期激勵性報酬。

比如,你在競賽小組中排在最後兩名。那就是在競賽中,處於相對比較劣勢的地位,你原來就是這個水平,現在你沒有什麼進展。對不起!你不應該獲得任何的獎勵。如果你排到了第五、第六名,那就是有進步。這個時候,比如,我給你一倍的激勵單位,也就是給你發放100萬的長期激勵性報酬。如果你排到了第三、第四名,成績應該屬於相當不錯,這個時候可以發放3倍的激勵單位,也就是給你300萬的報酬。

如果成績進入到前兩名呢?那就是很了不起的成績了,該給幾倍的報酬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理解昨天課程所講的基礎知識。你記得:要激勵人們產生超乎尋常的結果,就要想辦法激勵他們付出超乎尋常的努力,而前提是要給其超乎尋常的報酬。中國人的古話,叫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把它叫做:報酬應該是邊際遞增的。水平越高,激勵人進步,報酬的增加越不能是線性的,增量必須要越來越多才行。

所以,如果業績進入到了競賽小組的前兩名,我可能願意發放8倍、10倍於激勵單位的長期獎勵,總額可能是800萬、1000萬,甚至要更多。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排序激勵”方法。使用這種激勵方法,有幾點是格外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怎樣選擇對比組。有關這個部分,你可以參考我以前講標杆管理時,講過的選擇標杆的方法。標杆一定要有可比性,和這些標杆相比,企業一定要有進步的空間。有時候是股東選擇經理人、管理經理人,如果股權分散,股東需要藉助於董事會來管理經理人。如果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經理人,薪酬的設計可以由專業機構來完成。但是,專業機構一定要向股東,或董事會的薪酬委員會說明:是怎樣選擇對比組,用了什麼樣的標準。請記得,並不一定是同行,纔是對比組,如果是跨行業對標,對比組的選擇可以是跨行業的。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排序的評價標準問題。

如果是一般的體育比賽,比賽的結果是一目瞭然的。誰第一,誰第二,標準非常清楚,要麼是更快,要麼是更高,要麼是更強。但是,在企業競賽中,排出個一二三,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爲標準不同,排序也會不同。所以,使用這種激勵方式,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事先確定一個好的評價標準。標準,對於後面的評價非常重要,它更是在事前的一種引導,可以誘導出我們所需要的行爲。這是運用這種激勵方式時,必須要重視的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激勵評價的時間長度。在前面我的例子中,我選擇了三年,可不可以選擇一年、兩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呢?可不可以多去評價幾次呢,也就是第二年評價一次,第三年再評價一次呢?答案毫無疑問是可以的。

3.長期激勵性報酬的三種形式

到這裏,我們已經把排序激勵的基本邏輯介紹完了。下面,我對長期激勵性報酬的主要形式做一個梳理。在我的心目中,它們可以被分成三大類:

是期權類,對於外部環境、業績衡量等環節要求較高;

是排序激勵類,對於業績衡量要求很高;

是股權類,實施起來的要求相對較低。這是一種按照難度的分類。

爲了講明白這種分類的方法,我先和你分享一個人生體驗。考覈激勵,特別像我在學校裏面對學生進行考試,然後給成績。你知道我當老師這麼多年,最怕的是什麼嗎?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最怕的,不是教書,而是出題考學生。

每次到了期末考試,我都會誠惶誠恐。因爲在我看來,考試與其說是考學生,不如說是考老師,很大程度上是考老師出題的水平。一份很好的試卷,應該可以做到能夠把學生的真實水平考出來。一個學會了70分的學生,卷面成績就應該是70分;而一個學到了90分的學生,他的卷面成績就應該是90分。這對於老師是很大的挑戰,是個非常高的要求。

使用期權這一類的長期激勵性工具,有點類似於要使用這種頂級的試卷,來考學生。出題不易,達到考覈的目標也不易。通過前面的課程,你也許可以理解到:股價並不完全由業績來決定影響,還受大盤、行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儘管你很努力,但如果是在5000點的水平上制定的期權激勵計劃,在今天3000點的大盤行情下,根本就沒有辦法行權,需要做很多的調整。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只能降低自己的要求,不求能夠考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只求能夠做到給學生公平地排序就可以了。

其實,我們現在的很多考試,都是僅能做到排出一個順序。也就是說,我不知道你到底學得有多好,但我力爭做到評價客觀:考到90分的一定比考到70分的要好。這就意味着,對於老師來說,把評價的重心不是放在精確上,而是放到客觀和公平上。客觀和公平地給予報酬,毫無疑問也可以給人帶來有效的激勵。今天課上講的激勵排序,就是這種評價和激勵思路的體現。

如果老師既不知道學生學到了多少,也無法評價出、排序排出誰學得好,那又該怎麼辦呢?我經常和學生開玩笑說,在這種情況下,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把學生留校,或者學生辦什麼事情都讓老師一塊分享利益和承擔損失,也就是說,通過把老師和學生的利益鎖定在一起,老師雖然無法考覈,但依然會盡力教書育人。這種利益鎖定的方式,就是給予重要的人股份,使用股權作爲激勵手段。

總結一下,長期激勵性報酬的形式很多,但如果稍作歸納,可以分爲期權類、排序類和股權類。而最後在實踐中使用的形式,通常是各種方式的組合。

課後思考

排序激勵這種激勵方式除了可以應用在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身上,可不可以和標杆管理相結合,用在部門、團隊,甚至是個人的身上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