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

這本書叫《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大概23萬字,接下來好好解讀一下。

這本書解答了一個我們很關心的問題,爲什麼我們總是感覺自己不幸福,總是感到生活無趣、焦慮、倦總?心流理論恰恰能對抗這些不幸福的體驗。因爲作者發現:專注能帶來幸福感。心流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積極的生命體驗,從而給我們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提升生活質量。


在開始解讀之前,我們先來了解本書作者,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他是心理理論之父、也是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他在30年前就非常沉迷於對“心流”的研究,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礎上他開創“心流”的概念,並通過大量真實實驗爲讀者解讀出“如何進入心流狀態”的方法。它被稱爲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是很多人認爲的“真正的幸福方法“。


其實,心流這個概念早在超過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是東方精神的重要技法,今日的佛家、道教、日本禪宗等等的修行者,都會向他們的信徒傳授如何通過控制意識發展他們的精神力,達到高層次的精神滿足感,但他們的做法往往都比較玄妙,普通人因爲難以理解而無法應用它。


但米哈里不一樣,他採用了嚴謹的科學方法去研究心流,比如經驗採集法,米哈里和他的團隊訪問了職業、學歷各異的男女老少,包括攀巖選手、外科醫生、詩人、劇作者等人,記錄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這些分析記錄超過十萬份。米哈里和他的團隊,提煉了人們會產生哪些心流體驗給出了清晰而準確的描述,也提煉了進入心流體驗的核心要素,告訴人們要達到心流體驗需要哪些前提條件。所以說,米哈里的“心流”理論,它不是基於玄想,而是調查。


接下來,我會將本書精華提煉爲三組關鍵詞,通過這3個關鍵詞引出三個問題,來解讀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第一個關鍵詞:最優體驗;它帶出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爲什麼要追求人生的極致體驗?第二個關鍵詞:控制力和阻力;它帶出第二個問題:如何快速進入心流的狀態?第三個關鍵詞:從內心失序到自我融洽;它帶來第三個問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心流"?


首先,第一個關鍵詞:最優體驗。


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體驗?


迎着風慢跑,壞心情隨汗液排出了體外;


地鐵上,讀到一本好書,竟然坐過了許多站;


某天上班效率奇高,前一天的難題,輕鬆搞定。


在這種時刻里人們的狀態,心理學家稱之爲——:「心流(英文是Flow)」,當心流發生時,我們會感覺到:


完全陶醉於正在做的事情當中。


內心有一種寧靜感,會感覺特別純淨。


突然身心舒暢,內心無比快樂。


超越了時間,忘記了時間在流逝。


憂慮感消失。


獲得了很大的放鬆和滿足感。


超越了自己,甚至忘記自身的存在。


就是當你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達到忘我的程度,並由此獲得內心的秩序與安寧時,一種極大的滿足感潛入了你的內心,使你快樂,使你感到極致的幸福體驗!


米哈里這樣描述心流的體驗:


你感覺自己完完全全在爲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連自身也都因此顯得很遙遠。時光飛逝,你覺得自己的每一個動作、想法都如行雲流水一般發生、發展。你覺得自己全神貫注,所有的能力被髮揮到極致。


大家都知道 “庖丁解牛” 的故事: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腳所踩着的地方,膝蓋所頂着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


梁惠王感嘆道:“好啊!你的技術怎麼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心流》的作者,在書中寫道:“心流是一種既集中又放鬆且意識中不存在任何其他雜質的高度投入的狀態。它是一種令人愉悅的自我實現、超凡的狀態。”


如庖丁在分解牛的時候,作家們在寫作的時候,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藝術家在作畫的時候,象棋手下棋的時候……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愉悅感受。


米哈里在大約30年前就在芝加哥大學成立了研究小組。作者研究了成千上百個從事不同職業的人羣。通過一種“心理體驗抽樣法”的評估方法,幫助測試者佩戴電子呼叫器,在一天的不同時段回收不少於8次的心情或感覺描述,進行爲期一週的實驗。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人們最最優體驗的描述大致都相同,人們在全神貫注做某件事情時的那種忘我狀態。這種感受更容易在我們自己非常喜歡、任務有一定挑戰並且擅長的事情上感受到,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遊戲、閱讀、演奏樂器、寫作等等。他發現,熱愛是產生“心流”的共同條件,但是隻有在面對具複雜挑戰性的艱鉅任務時,才更能快速激發一個人全身心投入體力和智力的極致,纔是最接近“幸福”的狀態,纔是“最優體驗”。



好,那麼,第一個問題來了:我們爲什麼要追求這種最優體驗呢?


米哈里認爲,只有掌控自己意識的人才能決定生活體驗,從而達到幸福的境界。


這裏就要先引入“熵”的現象。熵,是一個火字旁,右邊是智商的商。“熵”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代表的是無序的量度。“精神熵”指的就是我們頭腦中,意識總處於無序狀態的現象。反省一下,當我們不工作時,獨自在家呆一天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效率更低,無所事事。


“無序”其實是一種常態,我們會常常感覺到“失控”。最優體驗能夠讓我們更專注於目標,並能夠更好調動身心的全部精神能量;這其中最清晰的特質就是知行合一。我們會自覺的放棄知覺,而將注意力高度集中,以意識的有序來協調身體的有序,從而達到一種心靈和行動完全融合的狀態,當我們感覺到這種心靈與身體的高度匹配時,這種“洪流—般”的愉快與熱流,甚至可以讓我們失去對時間流逝的感知,這就是在“完全自我控制”之下的“最優體驗”。


說到這裏,大家可以試着思考:你在人生中有沒有體驗過心流,是何時,爲何事發生過?


接下來第二個關鍵詞:控制力和阻力。


聽起來這是兩個對立的詞啊。這一部分米哈里直接引入不同的職業場景和不同的生活話題,來剖析對最優體驗的影響因素,比如哪些是促成的正面控制力,哪些是阻力。這也是我們要談的第二點,進入心流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米哈里曾訪談舞者、登山家、籃球選手、棋手等不同職業人羣,並記錄下他們多年來對“最優體驗”的感覺。不同職業卻有着出奇相似的體驗:首先,挑戰性越強,意識控制技巧越醇熟,心流體驗越清晰持久。此外,體驗者無一例外都提及“心無雜念、專注一事、脫離外部、內在形成緊密互動”的狀態是如何幸福。


米哈里把人們對於心流的感受歸納爲以下 7 個特徵:


1. 完全沉浸。全神貫注於你正在做的事情當中。


2. 感到狂喜。脫離日常現實當中,感受一種喜悅的狀態。


3. 內心清晰。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並知道如何完成得更好。


4. 力所能及。自己的技能完全匹配所從事的任務。


5. 寧靜安詳。毫不擔心自己,甚至喪失自我覺察。


6. 時光飛逝。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飛速流逝。


7. 內在動力。正如我們常說的 “享受過程,莫問結果” 一樣,對一件事情的外部獎勵會降低本身的內部動機。我們選擇某一行業,最初多出於興趣,漸漸地我們把它當做了工作,形成了職業倦怠,失去了最初的喜愛。所以我們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就忘記了爲什麼出發。


那麼,那這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如何才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的狀態呢?米哈里將心流活動的步驟拆解爲:確立一個總目標,可包括多個可行的子任務;找到可評估目標進度的方法;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將挑戰進行精細區分;培養隨機應變的技巧;在厭煩時不斷提高挑戰難度。然後關注反饋,並週而復始。


相比大多數職業場景,外科醫生算是體驗心流最方便的一種職業。外科醫生做外科手術幾乎完全具有心流活動的全部特色。首先,目標明確,無論移植某個器官,還是切掉一個腫瘤都像水晶那樣透明清晰。而手術後的反饋也是持續不斷的,無論向好還是出現病變,都能獲得明確的下一步目標。

外科手術同時也具有挑戰注意力、和身心協作強度的壓力。對於手術步驟中的針的拿法、針的位置、縫線的種類等,都要求醫生不斷改善技巧,並控制高度的注意力以保證動作的準確高效。



說到這裏,大家可以思考,如何基於你的職業現狀,設計與心流體驗模型匹配的工作方式?



下面我們接着說第三組關鍵詞:從內心失序到自我融洽。它帶來第三個問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心流”?



其實心流也不復雜,就是一個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會全情投入,忽略其它不相干所有事情,整個人在投入這件事過程中,會享受到非常充實,非常幸福的感覺。



比如你集中精力三個小時,完成一份高質量的方案;



比如你一個人在房間高效記憶了200個單詞;



比如你在籃球場上全神貫注投入打了30分鐘球,這都是進入了心流模式。



其實大部分人都體驗過心流狀態,玩遊戲時是人進入心流模式最快的方式。



不止是遊戲,人在體育活動,興趣愛好中也很容易進入心流模式,但問題是大部分人希望能快速進入心流模式的是學習,是工作。



很多人認爲工作很無趣,但諷刺的是:工作時間的樂趣,其實比閒暇時間豐富許多。而且你不知道的是,再枯燥無味的工作、學習、生活也能收穫心流的極致體驗!



米哈里的調查研究顯示:工作時出現心流的概率有 54%,大大高於休閒時的 18%。這是因爲:工作有類似心流活動的內在目標、反饋、遊戲規則與挑戰,能使人投入,全神貫注,渾然忘我。



—— 聰明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上面這句話裏,就藏着 “達成心流狀態的 3 個必備條件”:清晰的目標、及時的反饋、技能和挑戰的匹配。



下面就讓我們這 3 個必備條件來探究一下:我們平日的工作和學習狀態,離心流還有多遠?



1. 問問自己:你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還記得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說:“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祕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



試問,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是否有這樣的心態,我們的目標是漲工資?當領導?還是帶團隊?這些都沒有問題,但前提是一定要熱愛自己的事業,併爲之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2. 有沒有收到每一步的反饋?



能夠即時收到對你表現的反饋可以讓你調整你的表現或切換你的挑戰水平,以使你保持巔峯狀態。許多工作場所在這方面做得很糟糕,因爲很少提供幫助你看清自己的客觀反饋。這也是視頻遊戲吸引人的部分原因,因爲它們的反饋是即時的。在工作中我們也會隨時收到上司、同事或者客戶對我們的反饋,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反饋,來修正自己的目標。



3. 有沒有合理匹配挑戰和技能?



藝術家、運動員、外科醫生、音樂家、遊戲玩家,當他們專注於藝術或技能中時,這些領域高手都表現出明顯的 “挑戰反應” 跡象。



這個 “挑戰反應” 就是我們剛纔提到的、獲得心流的必要條件之一:技能和挑戰的完美匹配。



該反應使他們獲取到更多的腦力和身體資源,讓他們處於一種很享受、完全沉浸其中的心流狀態。我們纔會看到他們自信滿滿、無比專注的巔峯表現。



試問,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會不斷提升的自己的技能來應對更高的挑戰嗎?還是滿足於現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尤其是奮鬥到一定崗位或者具備某些特殊技能的人,是否停下了自己不斷精進,追求卓越的腳步了呢?



在深刻了解心流之後,我們再來反觀我們人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心流活動,表面看是爲了提高我們獨立於世的狀態和質量。向內看,是幫助我們掌握自我世界的能力,降低犯錯的機率。



如果你有得選,一份有壓力、一份無壓力的工作,在其他條件都一樣的情況下,你會如何選擇?



—— 其實最好的生活方式,是去選擇那份對你有意義的事情,然後相信:“我有處理好伴隨而來的壓力的能力”、或是 “我有培養出抗壓策略的潛力”。



心流將追索的“人生計劃”,是賦予一個人生命意義的所有行動指南,心理學家把它稱爲“人生主題”。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並通過“心流”引導到有規則的行動體驗,這,纔是生命長久樂趣的泉源。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心流——最優心理學》這本書的內容分享。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首先,我們要搞懂什麼是心流,我們爲什麼追求心流體驗?答案是,只有能掌控自己意識的人才能決定你的生活體驗。第二點,達到最優體驗的核心要素是什麼?我們應該有一個預設可完成的明確目標,全神貫注的投入,毫不牽強的熱愛,即時的反饋,自由控制自我的行爲,達到“忘我”狀態,改變時間感。最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心流”?獲得幸福生活的祕密就在於:學會盡可能地從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中創造樂趣,獲得心流的體驗。日積月累,這些體驗會匯聚成一種掌控感,一種能夠自行決定生命內涵的掌控感。而這種感覺,無疑是一生中最愉悅的時光。



心流,這個詞真的很美。生命是流動的,心的節奏和能量,也是如此。真正幸福的人,無論是在工作學習之時,還是在閒暇娛樂之時,都能把握這種流動,跟上這種節奏。記住:你生命中的任何時候都會有心流出現。



心流能給我們帶來一種積極生命體驗,給我們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提升生活質量。13世紀,日本的道元禪師指出當世界經歷全部身心一體時,感官會交融,自我會敞開,生命會展示豐富的內涵和歡樂,成爲人與世界的一種共同感覺。心流的狀態將你的天賦和靈感與這個世界的需求契合。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生活中體驗到無窮無盡的 “心流”,找到屬於自己豐盈的幸福。

希望這本《心流——最優心理學》對你有所啓發。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恭喜你又聽完一本好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