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人在葬禮進行曲中淡出銀幕

如果沒有莫里斯,電影《好人》的男主角霍得教授的內心世界,將會單薄不少。

霍得教授在大學教授文學,莫里斯是成功的心理醫生,兩者的社會地位也許相差無幾,但後者的經濟地位顯然遠遠超過的前者。當霍得教授因爲職業生涯不順暢、家庭生活不完美而倍覺沮喪時,耳聞莫里斯醫生建議其諮詢心理門診時,霍得教授的即時反應是:“我沒有錢去你那裏看病”。然而,經濟地位並不能影響一起玩大的兩個成年男人之間的友情,時不時地在街頭爲自己叫一杯啤酒天南地北地聊天,就成了他們宣泄情感的窗口。

我們在電影《好人》看到的霍得教授與莫里斯醫生之間的第一次啤酒寒暄,就已經窺到了兩個男人不一樣的性情。

那時,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歌聲,那是馬勒一部聲樂套曲的片段。眼見好友霍得教授聽得入了迷,莫里斯醫生嘲諷道:“馬勒是猶太人。”一看影片大街小巷掛滿了納粹的旗子,我們知道《好人》的故事背景,只是,生性怯懦的霍得教授之所以還敢在大庭廣衆之下不掩飾自己對馬勒音樂的喜好,是因爲彼時納粹對猶太人的仇恨還沒到變本加厲的地步,所以,他還敢針尖對麥芒地回擊好友:“他(馬勒)已經改教了。”

“改教了他也還是一個猶太人!”莫里斯醫生的反脣相譏,當時覺得事業上一帆風順的莫里斯,未免有些刻薄。隨着劇情的發展,我們知道,那是猶太人莫里斯醫生的直覺幫助他做出了最一針見血的判斷。

那麼劇情又是怎麼發展得讓莫里斯醫生一語成讖的呢?

鬱郁不得志的霍得教授因爲教授的課程不受學生歡迎而心灰意冷,卻又毫無辦法。事業無成之下,回到家中的霍得教授還得委曲求全,任由任性的妻子不管湯羹地在鋼琴前消磨時光和重病臥牀的母親妄加指責的結果是,他只好疲於奔命在爐竈和母親的病牀之間。

霍得教授一定沒有想到,就在他萬念俱灰的當口,一片“雲彩”落在了他的頭上。

除了教授文學,霍得教授還喜歡舞文弄墨,不幸的是,寫了那麼多文字得以出版的只有一本小說。小說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相愛中的一對男女,女的已經病入膏肓,看不得愛人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男人幫助女人安樂死。助人安樂死這一情節,暗合了納粹想要讓那些他們認定的非優質人種安樂死的構想,於是,他們青睞起霍得教授來,掃清了他學校工作中的障礙,認可了他拋妻別子與情人苟且在一起的事實,更投入資金將霍得教授的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並很快啓動拍攝流程。

春風得意的霍得教授攜新女友去片場探班,人生的高光時刻,聽到攝製組的工作人員吟唱起馬勒的聲樂套曲《旅人之歌》中的《心愛的人有一雙藍眼睛》,他也低聲地應和起來。

1884年,24歲的馬勒在馬塞爾擔任皇家音樂指導,與一位女高音陷入愛河,可惜的是,這段感情未成正果。失戀以後倍覺傷感的馬勒寫了6首詩,未幾,馬勒又給自己的6首詩譜了曲,馬勒年輕時最重要的創作之一、聲樂套曲《旅人之歌》問世。《心愛的人有一雙藍眼睛》是這部聲樂套曲中的第四首,“那雙藍藍的明眸/是我愛人的眼睛。/是這美目把我帶來/這偌大的世界。/我不得不告別這至愛之地!/藍藍的眼睛啊,/爲何凝視着我?/現在我要面對永恆的哀愁。”詩歌本身描述的悲傷之情躍然紙上,更別說馬勒又爲之配上了憂戚的曲調。“這套歌曲表現的是一個被命運捉弄的流浪漢,走進冷暖無常的世間,永無止境漂泊的故事”,馬勒向朋友這麼詮釋自己的這部作品,可見,憂傷是《心愛的人有一雙藍眼睛》的情感底色。縱然是跟着別人哼唱,假如別人的歌聲沒有觸動到自己的心絃,霍得教授又怎麼可能情不自禁地吟唱起來?在納粹的脅迫下不得不接受嗟來之食的霍得教授,內心深處還是一片悲涼。只是,他做不到像好友莫里斯醫生那樣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而是在納粹爲他打造的晉升之路上隨波逐流。

隨着霍得教授的平步青雲,生性耿直的莫里斯醫生卻每況愈下,先是被吊銷了醫生執業資格,接着診所也被衝擊得一片狼藉。深諳“改了教也還是猶太人”的莫里斯醫生,抗爭無果以後只好“三十六計走爲上計”,他的底線是央告好友憑藉他正春風得意的身份替他弄一張去往巴黎的單程機票。

身爲雅利安人而被納粹“寵幸”的霍得教授,眼見包括母親和前妻在內的德國平民已經生計困難,“好人”中的“好”字讓他就是不相信莫里斯醫生的判斷,最終決定替好友買去機票,並不是他相信了莫里斯醫生的判斷,而是迫於當機立斷的莫里斯醫生的壓力。天生懦弱,更因爲膽戰心驚,第一次買票因爲被納粹黨的熟人打岔,未果。眼看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越來越酷烈,霍得教授不得不相信好友所言皆爲實話,就克服懦弱和膽怯成功地買到了機票,卻因爲沒能識破身邊美人蛇蠍心腸,間接地將莫里斯醫生被送進了集中營。

悔之已晚的霍得教授,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救出好友,他到停在街頭裝滿猶太人的卡車上尋找莫里斯,他在去往集中營的路上尋找莫里斯,他冒險闖進關押着莫里斯的集中營尋找。不見莫里斯的蹤影,而集中營裏那些被納粹迫害得慘不忍睹的猶太人的狀況,讓一直將信將疑納粹的霍得教授,崩塌了。

無望地在集中營裏打轉,猶太人自組樂隊演奏的音樂,吸引了霍得教授。他側耳傾聽時,馬勒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噴薄而來。

馬勒的《D大調第一交響曲》創作於1884年至1888年之間,與聲樂套曲《旅人之歌》是同時期的作品,該交響曲的第三樂章選用了《心愛的人有一雙藍眼睛》的音樂素材,也就不難理解了。只是,成爲交響曲後,同樣的音樂素材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寓意,除了對一段已成往事的愛情的懷念外,樂迷們說起馬勒第一交響曲,特別是第三樂章,都謂之是悲愴的葬禮進行曲。

在馬勒第一交響曲第三樂章的起始樂句中結束的電影《好人》,並沒有給出霍得教授有沒有找到莫里斯醫生的訊息。然而,用了一首葬禮進行曲來寓意莫里斯醫生甚至霍得教授的命運,電影《好人》還需要用畫面來狗尾續貂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