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傳》筆記5

五、變通

曾國藩在開始爲官時,憑着一腔熱血,想努力做好工作,爲國家多做一些實事,多做一些可以改變國家命運的大事。他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些庸庸無爲,貪污腐化的人和事,直接上書皇帝,歷數官場中的種種陋習,並點名批評某些官員,爲此開罪了一些權貴,得罪了一些朋友。

在湖南做官時,曾國藩以嚴厲著稱,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官場上的一些潛規則,得罪了諸多的大小官吏。權力是封建官員們的眼珠,是官員們的生命,是官員們的精神支柱,也是官員們灰色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得到他人尊敬、巴結、攀附的唯一資本。他的霹靂手段,無異於砸了人家的飯碗,搶了人家的糧草,成爲當地大小官員的眼中釘,肉中刺,遭人記恨,惹人反感,在工作中處處被動,處處受到阻撓,還有人上書給皇帝,說他曾國藩飛揚跋扈難當大任,由此曾國藩遭遇解除官職的厄運。

回鄉後的曾國藩,在經歷過痛定思痛後,終於認識到:行事過於方剛者,表面上似乎是強者,實際上卻是弱者。這片土地上真正的強者,是表面上看起來柔弱退讓之人。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謂“大柔非柔,至剛無剛”。中國社會的潛規則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掃蕩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虛僞、麻木、圓滑、機詐,是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時和光同塵,圓滑柔軟,才能順利通過一個個困難的隘口。只有海納百川,兼收幷蓄,才能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達到勝利的彼岸。

認識到自己在工作中太過強勢,把人家逼上絕境的同時,也把自己逼上了絕境。曾國藩開始改變自己,學會變通,學會彎腰,學會與現實社會中的某些陋習妥協,學會和光同塵。

重新出來工作的曾國藩,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思路,親自給湖南當地大小官吏寫了一封信,以非常謙恭的語氣,乞惠“指針”,並拜遍大小衙門,表達大家同爲朝廷效力,因自己本人能力不足,還需要大家在工作上多給予幫襯等。從此,曾國藩在工作中順利許多,並很快得到晉升。

變通是尋求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當自己的主張與別人產生分歧時,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懂得靈活變通,懂得爲他人着想,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時,才能與他人更好地交流溝通,與他人更好地協同工作。

人,是獨立的個體,又是羣體中的一員,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與他人相互協作共同生存,這是一門必修課,這門功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