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會的,四川泡菜的最佳配方

“四川泡菜的最佳配方是什麼?”

這個問題來自非人類——平臺算法——電腦。

現在網絡平臺的算法,能根據你在網絡上的行蹤,結合你在它平臺上的數據,給你畫像。然後根據這個畫像給你安排內容。

當然,這些你們都懂。

這個問題一定是平臺算法出了這麼一個問題。這也是我答完了,才恍然察覺到的。

既然是算法算出來的問題,那一定會有代表性。實事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泡製泡菜(四川泡菜)時,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不過要是稍稍複雜一些,估計看的人多,做的人就少了。

先給答案:沒有最佳配方。

第二個答案:泡菜不復雜。(時間關係,下次寫。)

先說第一個答案。

四川泡菜有最佳配方嗎?或者說公認的最佳配方?好象沒有。川東川北川西川南的泡菜風味都各有不同,各有特色,很難分出伯仲。

在清朝有一部書叫《宋稗類鈔》,類似現在的讀書筆記。

上面記錄了,在宋朝的某一天,宋太宗和蘇易簡閒聊,宋總說:聽說你好喫,對美食有研究,那你說說那些自稱天下珍品的食物中,哪個最好喫?

老闆喫的好東西肯定比當兵的多。這個問題要正面回答,那肯定上了老闆的當。也不能說不知道。

小蘇想了一下說:“臣聞物無定味,適口者珍。臣止知虀[jī] 汁爲美!”

意思就是說,對美味的定義沒有一成不變的,當下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臣覺得泡菜水最美。

小蘇成功地轉移了宋總的注意力。

宋總覺得奇怪,泡菜水鹹不㕸嘰還好喝,還最美?:說來聽聽?

小蘇說起他有一次的經歷:

一個下雪天的夜裏,倍感寒冷,於就圍着火爐子喝了兩口小酒,沒收得住,喝了個大醉。估計也不是啥好酒,半夜被渴醒了,到處找水喝。剛出臥室就看見泡菜罈子半露在雪地中,我也顧不上其它的了,抱起罈子,咕咕幾口。那一刻,那味道——爽!

宋總,吞了一下口水。

小蘇接着說,隨便還撈了兩塊泡菜喫,那口感燦若金脆,那味道現在想起來。鸞脯鳳臘也不過如此。

宋總,又吞了一下口水。

晚飯,宋總喫的泡菜。

好了,故事歸故事,但道理誰都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你愛的我不愛。

蘇易簡說:食無定味,適口者珍。那泡菜亦然,小蘇的泡菜,不一定你就覺得好喫。你看網上大神給的配方,就算你把它當作做實驗一樣嚴謹的來做,依然做不出你想要的味道來。

《中國川菜經典菜餚製作工藝規範》DB51/T 1728-2014中收錄了49道川菜代表作,回鍋肉、鹹燒白、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這些家家戶戶能做、路邊餐館也常見的特色川菜,通過專家們的研究,把製作過程中的數據記錄下來,整理成了《規範》裏量化的標準。但不過因爲涉及火侯、情緒、地方風味等諸多人文因素,業界人士都有一種不屑一顧的感覺。

其實根本還是在“食無定味,適口者珍”。

決定四川泡菜風味的乳酸菌,不象酒、醋、醬油這些有已經經過人工培育、篩選後的優質微生物和可控發酵。四川泡菜壇中的發酵乳酸菌上千種,它和泡製的蔬菜,使用的水源、地區環境都密切相關。

即使第一次按某個配方製作了,但如果換到其它地方,比如不在四川,在乾旱的地方,在江南水鄉,在寒冷大東北等,罈子裏的微生物環境會隨着外面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原本的最佳配方,又自然的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過來更文,發現有位老兄給我的舊文《爲什麼泡泡菜要用罈子?》打賞了,收穫鼓勵一份,開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