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一件可以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今天聽到一位老師講述自己鄰居上一年級的孩子較勁的案例,並且用暴力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這是一種兩敗俱傷的親子互動模式。

若是我們仔細去回憶自己的童年生活,觀察周圍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發現孩子跟父母互動的主旋律就是學習與較勁。

學習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比如現代父母最大樂趣是看手機,孩子自然也想要看,言傳身教嘛。

對於中國式的家長來說,孩子最重要的是聽話與懂事,但這是壓抑孩子的天性成長的,就像孩子總會跟父母較勁,是源於孩子自我的形成。

孩子從混沌到能分清自己跟母親不是一體開始,他就塑造了獨一無二的自我,父母的管教不避免與孩子內心的自我行爲相沖突,處理不好自然就會引發矛盾。

且,現在許多父母對孩子缺乏耐心,當然這跟父母工作壓力大有一定關係,但,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父母,這種痛苦他們也曾經也品嚐過。

所以,當他們說起被上一輩父母在讀書上“支配”的恐懼,那絕對是一個比慘的“大舞臺”,十八幫武藝都會用上,父母回想我都能熬過來,自己的孩子應該也可以。

他們卻不知學習、讀書和寫字本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人類在幾十萬年的遠古人時代,一直就是從實踐中、模仿裏學習成長的,這也讓我們基因裏蘊藏了學習、模仿的本能,這也是刻在基因裏的。

而現代的教育,通過文字學習的方式最多隻有幾千年,且,像現在這樣國家普及式的全民教育,估計也就是近百年時間。

所以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適應這種文字寫作與讀書是極具挑戰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有不想學,乏味、抗拒的心態。

既然做父母喫過這樣的苦楚,就更應該體諒孩子所面臨的困難,而不只是強硬逼迫孩子學習,學會怎麼調整孩子學習的心態與狀態,是現代父母需要去學習的“高階課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