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主廚的麪點課》:手中揉出的文化,舌尖品出的溫度

中國麪點,源遠流長,它和米一起構成了我們民族的主食。視地形和水源的不同,我們把耕田分爲旱地和水田,由於我國北高南低,因此就有了南米北面之說。

但現在由於人員的遷徏,各種帶有地域特色的喫食相互交融,各色小喫已不限地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流行了起來。

誠然,現在只要你出門,天南海北的美食都可以讓你盡情收羅,一網打盡。但在我們享受美食的同時,似乎缺少了那一點人間煙火的味道,和自己用手搓糅出來的溫度。

閒暇之餘,你是否有耐心親手購買食材,做一頓屬於你自己的美味呢?如果你是有心無技,這本《金牌主廚的麪點課》正好能爲你解決這一煩惱,書中羅列的60種麪點做法,幾乎囊括了我國各個地區的麪食代表作,讓你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下次想喫的時候,不必眼巴巴地去求助於他人之手,在家輕輕鬆鬆就可以刨制一份屬於你的獨特麪點。

在這本書裏,基本上沒有很難的操作,麪點的品種也是一些很家常的品種,街頭巷尾非常常見。重要的是,面對琳琅滿目的家常麪點,我們非常熟悉卻也非常陌生,因爲我們只會喫不會做。

然而,麪點大師曾良泉卻在這本書裏對一切傾囊相授,毫無保留,讓我們既可得在家做各式麪點的樂趣,也可得開店的技巧,那我們何樂而不爲,與曾良泉大師一起踏上一段神奇的麪點之旅呢?

一、麪點的溫度

製作麪點不同於其它食物,需要刨、切、洗多種大刀闊斧的改造工作,但做麪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手工。

一抔麪粉,與水交融,必須通過人手的和、揉、捏、擀等多種操作,才能成爲一口能喫進嘴裏的食物。它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耐心和匠心,發酵、醒面、搓揉,一步也不能省,而時間也千萬不能趕,必須與天時、地利、人和一起合作,才能偶得一碗獨具風味的食品。

就如一碗最平常的水面,也要走過最基本的6步:

1、麪粉與鹽拌勻,加水,搓成團狀,以手掌根部壓揉至光滑均勻無顆粒。

2、將麪糰滾圓後蓋上溼布,室溫下松馳40分鐘。

3、桌上撒上適量中筋麪粉,放上面團,再於麪糰上撒一些中筋麪粉。

4、將麪糰壓平,用擀麪杖擀成厚薄均勻的薄片。

5、於面片上均勻撒上中筋麪粉,折三折。

6、用菜刀切成細麪條或寬麪條。將麪條用手散開,撒上中筋麪粉避免粘手。

看,每一步都帶有人手的溫度,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人與物的共生和相互創造。而每一次的製作雖然千篇一律,但每一次製作的創意,都與製作人當時的心情、力道、身體的狀況糅合在一起,每一次都是不可複製的第一次。

如果你在心情煩悶或焦慮的時刻,不妨在桌上攤上一灘麪粉,注與幾杯清水,開始一次自我的創造。我想,煩悶或抑鬱定會在這悠然專注的一刻與你遠離,讓你進入一種渾然忘我的心流狀態,享受着物與我的完美融合。

二、麪點的文化

中華是一個講求心靈生活的民族,大到談天說地,小到喫喝拉撒,無不沾染上靈性的解釋,當然,喫也不例外。

我們喫進口裏的每一口食物,雖然形制都可能經過了推陳佈新的一次次改造,但每一口都有一個綿長悠遠的故事,就如食物的味道從我們的舌根慢慢經過一條細細的腸道。

我們的人普遍雖然只有不到2米,但經科技研究證實,我們腸長卻達21米,比崇尚肉食與幾分生的西方人更長一些。所以,我們對每一種食物的探尋,也如一個個悠長而婉轉的故事,雖不見大的起伏,但每一步都自有其幹激清烈的洄漩。雖是最普通的食材,我們都可以把它做成無數種形狀和無數種風味。

當然,麪點製作經過時間的靜置與發酵,更會顯示出無窮的差別。就一個餃子,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把它做成元寶、混沌、角子、雲吞、交子……各地叫法不同,形制不同,其實做起來實際上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只是手法上的略有差別。然而,就是這細微的差別,僅僅在餃子上,就呈現了這令人驚歎的異彩紛呈,更別說其他種類繁多的創造了。

比如燒麥,不過是一個開口的餃子,它通過不同的改造,既可以是潤餅,又可以是春捲。把它壓扁了煎,它就成了煎餅、抓餅;把它包好了炸,它就成了盒子;把它拿來蒸,它就成了包子;把它拿來烤,就成了燒餅……

無窮的變化,皆在一雙巧手與當地食材的搭配、與當地氣候的統一。中國人的智力,無不體現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上。

世界上,只要有中國人踏足的地方,就會煥發出這種創造,比如馬來糕、黑糖娘惹糕、咖喱酥餅等,都是華人穿洋過海,在當地用自己的匠心刨製出來的新產品。

中國人常道,“民以食爲天”,所以理所當然,食就成爲了中國人最願意去潛心研究的事物。因此,在喫方面的許多手法,都來源於中國人的發明創造。如泡菜的製法,如米麪的加工、如茶葉的炒制……

中國人是一個物盡其用的民族,世界上每一種資源,都可以發掘出它爲生存所賦予的最大價值。

在《金牌主廚的麪點課》這本書裏,用攝像頭拍下了曾良泉大師精心做出的每一道麪點,也用實拍的方式記錄下了曾良泉主廚的每一次搓揉、拍打、擀麪、包餡。世上本無大師,大師都是在一次次的實操與勞累中,成爲了大師。其實大師都和我們一樣,必須用自己的一雙手和一顆大腦,從最樸實的做起,跳過了這一步,誰也無法成爲大師。

而我們,僅僅的一日三餐,都總是習慣於借於人手,又如何成爲大師呢?現在,爲了果腹,也爲了享受食物,我們就開啓一段自我探尋之旅吧,看能不能與那些美味的麪點真正的相遇,然後創造出一份獨屬於你的驚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