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最撫人心》:汪曾祺,一個可愛的老頭

人生在世,起起落落,磕磕絆絆,有時代洪流帶來的感傷,也有個人際遇帶來的悲哀。生於其中,我們不過是塵世的一顆浮粒,被牽引、被舞動……

汪曾祺生於1920年,逝於1997年,經歷了新舊時代的鉅變,也經歷過政治的洗禮,但他卻不改其樂,從最樸素的生活裏尋找最溫暖的元素,用文字既撫慰自己的心靈,又爲大衆帶來潔淨的精神,於煙熏火燎的煙火裏提取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深情。

他的散文,既有詩意,又像嘮嗑,他的文字極具親和力,與下里巴人渾然一片,又不缺簡意裏的陽春白雪。

一個認真生活過的老頭兒,既不對生活有過多追求,又能深入生活的深處,安然享受當下的一切,不論富足或貧苦,不論勞作或清閒。

今讀讀者出版社出版的這本《人間煙火,最撫人心》,開篇就被吸引了。在第7頁《〈晚飯花集〉自序》中寫到晚飯花的葉子之多,先生說道

就算是需要進行光合作用,取得養分,也用不着生出這樣多的葉子呀,這真是一種毫無節制的浪費!

看到這裏,真是忍俊不住,沒想到先生還有這麼頑皮,能對一位不懂人語的草花說出這般俏皮的話。

我想晚飯花聽了,定是要滿不在乎地回一句:“要你管!”然後自顧自的長出更多濃綠的葉子,讓老先生氣上一氣。

但我也知道,老先生是決計不會氣的,只不過是獨自一個人時,自找樂子罷了。

這本書的第一個部分是【讀一本好書】,這一章裏收集了好多序,其中一篇是推薦徐卓人的小說集《你先去彼岸》的文章,末尾有這樣一句:

我很願意負責地向讀者推薦這本小說,推薦這個很有才華的女作家。請相信一個從事寫作半個世紀,今年已經七十二歲的老人的誠意。――22頁

這算是什麼話?既不說這書如何如何好,又不說這書如何如何有用,直接說“請相信一個從事寫作半個世紀,今年已經七十二歲的老人的誠意”,這算是拉下身家性命,爲作者寫推薦序了,以七十二歲之高齡,就不怕翻船嗎?

這就是老頭的可愛了。既認爲好,就賭上一切,說上幾句真心話。

然先生的點評,也不全是死薦,時不時浮現幾句立意深遠,又不着痕跡的話,如在18頁冷不丁就出現了這樣一句:

作者毫不着力,無意感人。於是感人至深。

“毫不着力”“無意感人”,於是“感人至深”,這是一種最不着痕跡的寫作技巧,它屬於自然的真情流露。頂級作家才能做到這一點,如李白、魯迅諸君,名篇好像信手拈來,毫無打造痕跡,卻是最能切入讀者內心。

老先生的文章,文字乾淨而傳神,質樸而簡白,時而詼諧,時而嚴肅,比如這句:

我希望我的讀者,特別是我的家鄉人不要考證我的小說哪一篇寫的是誰。如果這樣索起隱來,我就會有喫不完的官司的。――25頁

哎呀呀,先生簡直是不要太幽默,但細究起來,卻真是個嚴肅的問題呢。如瓊瑤寫紫薇,不是有格格跳出來指責嗎?

可幸,老先生可愛,沒有人真正這樣去針對老先生起訴,大不了就是追根溯源尋個讀書的樂趣罷了。

人老了老了,對兒時的記憶越發清晰起來,也越發懷念起來,75頁《菌小譜》中寫道:

或者不如說自我長大後沒有喫過這樣好喫的蘿蔔。小時候喫的東西都是最好的。――75頁
後來我到天津喫過青蘿蔔,覺得淮安青蘿蔔比天津的好。大抵一種東西第一回喫,總是最好的。――77頁

人的記憶與視覺、味覺、觸覺各種感官是分不開的。一個老人走過天南海北,喫過萬千美食,唯記得兒時最初的體驗,正是赤子之心永不失真味。

有人走着走着,被人生的失意糾纏,往往被自己網住,有人走着走着,一路見過無數風光,唯弄丟了自己,而先生,自始至終都是那一顆澄明的心,不疾不徐,迎接生活的風浪,熬自己的心酒,必要時,斟下一杯酒,與你共飲。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讓我們幹下這杯心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