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心理学概念

最近在看心理学方面的书,重温了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习得性无助”和“自证预言”,想要展开说说。

1,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个放弃的反应,是源自“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想法的行为,它出自马丁•塞利格曼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之前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逃避被电击的狗,当置身于可穿梭往返、只有一半区域有电击的箱子里时,宁愿躺着什么也不做,苦苦承受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也绝不会试着跳过中间的矮闸门,逃到没有电击的一侧去。换言之,它们“习得”了“无助”和放弃。

在动物身上展示的心理学效应,在人类身上同样有效。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或者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你就不难发现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当我们多次尝试同一件事情但最终都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时,我们很容易将它归因于“我不是干这个的料”、“我天生就不适合干这个”等原因,而不是客观理性地分析是不是因为环境和方法,或者别的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形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过往在这件事上失败的次数“太多”了。当每一次努力都以失败告终时,有些人会习惯性的在自己身上发掘出与这失败之间的因果联系。两次考试没考好,我是不是天生就不适合读书?谈了几次失败的恋爱,亲密关系可能根本就不适合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职场是我玩不转的东西,也许我根本就不该待在这里……有时候甚至根本不用“太多”次,一次就够了,就像那些刚失恋一次的女生,就轻率地得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结论一样。

一旦形成这种心理,再面对同样的事情,你就连多尝试一次的欲望都没有了,变成了那只过早躺下的狗,因为你的内心早已相信:反正做什么都没用,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殊不知,许多事情的最终成败,恰恰就在那“再试一次”的努力中。

回想过往种种,蓦然发现自己就曾深陷这个漩涡,并且直到今天也未必能说已经完全抽身出来,不禁汗然。

2,自证预言

所谓“自证预言”,是指人们会不自觉的按照自己对事情的心理预判行事,最终导致事情的发生,产生跟我们心理预期相同的结果。

比如你非常相信“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的结论,于是你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下课认真做习题,有空读了许多与本学科相关的书籍,没事还总拉着老师同学一起讨论怎么学的更好,最终期末你真的考的很好,预期变成了现实。这道理反过来也成立。做一件事之前你都不相信自己能做得成,于是因为这个“不相信”,你也必然懒得为此付出100%的努力,也根本不可能在那些至暗时刻还竭尽全力去拼,最终这事就真的没成,然后你还自以为先见之明地说:你看,我就知道干不成吧。你一开始就不相信追得到女神,最终也真的如你所愿没有追到,自证预言必然自证。

这让人联想起心理学上的“安慰剂效应”,病人吃下去的明明就是毫无药效的安慰剂,但最终疾病竟然真的好了,心理预期对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还有“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也是同样的事,“信以为真”的故事。

当然这并非是说只要你相信,期望就一定成真,那未免太过理想化,但你的相信的确会促使你竭尽全力去达成目标,这大大提升了目标达成的概率,而我们一生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无非就是提高让预期得以实现的概率。就像即使我无比相信自己能在有生之年成为世界首富,最终也未必能实现(事实上几乎就不可能实现),但如果我连信都不信,那就肯定无法实现了。人们只会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并按照这个相信去行事和理解世界。更有甚者,当两者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们似乎更愿意相信,自己是对的,是这个世界错了,难怪诗人会说,“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做事之前先选择相信吧,即使最后以失望收场。

今后继续读心理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