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从心理认知层面看骗与被骗

说到受骗,多数人都不陌生,无论是自己、亲友,生活中都听说或遇到过形式多样的骗局,从高回报集资到电话诈骗,再到网络时代的杀猪盘、贷款诈骗、刷单诈骗等,层出不穷的陷阱背后,本质上都是诈骗者们依靠口才编造故事,激发人们的欲望、恐惧,操控受害者的信任感,让人一步步踏入他们早就织好的网。骗子有哪些特点?什么人容易受骗?每个骗局背后有哪些共通的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博士玛丽亚•康妮科娃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通过对大大小小知名案例的剖析,让我们看到,当局者迷,根本在于诈骗者精心策划的每一步,都利用了人类共有的心理认知与思维的弱点,只有了解并觉察到这些弱点,才能及时识破骗局并止损。

康妮科娃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福尔摩斯思考术》( Mastermind)的作者,为《科学美国人》撰写心理学专栏,在《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观察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

骗子的心理特点

正如狼外婆的故事,骗子都善于伪装,看起来真诚友好的外表下,惯于欺骗的人都有着共同的心理特点,即黑暗三角人格。

黑暗三角人格特征指精神变态,自恋和马基雅维利主义。

精神变态意味着从根本上缺乏对其它人的同情心。精神变态者在面对让大多数人感到震惊事物时,显得极端冷漠无情。

自恋会导致浮夸、自命不凡、自我膨胀、过高的价值感和操控他人等。自恋者会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形象。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会利用蓄意的、有策略的手段从他人身上攫取利益。

诈骗者常常同时有黑暗三角人格,他们喜欢操控他人,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为了获利可以随意利用别人的善意和信任。

怎样的人容易受骗?

发觉自己被骗时,人们总会陷入懊悔自责,怕被贴上笨、贪心、容易冲动等标签,也并不希望别人知道。其实,欺诈的实施依赖的是人强烈的“趋利避害”和改变现状的愿望。所以,与我们通常认为的不同,比起年龄,阅历和受教育程度,处境是更重要的因素。

即便是冷静理性的人,遭遇生活巨变时都会变得更冲动和情绪化。毕竟,当生活跌入低谷,急于摆脱才是人之常情。而此时,平日看上去可疑的提议也显得格外诱人。所以当处于失业、离婚、伤病或其它人生变故的阶段,需要特别警惕“天赐良机”。

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也是容易受骗的因素之一。令人意外的是,在特定的骗局面前,连骗子也在劫难逃。作者在第一章《骗与被骗》里说,有一类骗子,专门找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同行下手。

人人都可能被骗,提醒我们如果不幸被骗,不必苛责自己。绝望脆弱之时最易受骗,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应对多舛的命运。

让人身陷骗局难以自拔的思维弱点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当有些事太好,好得不像真的,很可能就是假的。但如果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又会侥幸地想,我已经等待/努力这么久了,好运也该来了。有时,正是这种矛盾的想法,让人陷入骗局。作者在序言中写道:毕竟,我们自己骗自己才是最有效的。

从最初被骗子盯上,到一步步被引导着越陷越深,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说服自己”的认知思维误区。

比如曝光效应,即熟悉会导致好感产生。骗子通过收集到的受害者信息,假装与其有相似的好恶或共同的圈子,博得受害者的喜欢,越喜欢就越愿意透露更多自己的信息,如此循环。

心理学家扎荣茨关于人类情绪本质的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往往是我们的第一反应。当诈骗者编造出有力的故事、描绘诱人的幻象,频繁唤起人心中的贪婪、怜悯等情绪,情绪被唤醒后,注意力会密切集中在唤起情绪的事物上,对其它一切视而不见。此时再趁热打铁,强调要立即行动,让人没时间冷静下来理性思考。

预期情绪,即我们预料自己如果采取某种行动就能感受到的情绪。预期后悔情绪会让我们继续做正在做的事;预期紧张情绪会让我们避免做任何会导致紧张的事情;预期愧疚情绪则会让我们尽量避免愧疚产生。它们都让人强烈倾向于保持现状。这也解释了在各种投资骗局里,只要安排托儿假装撤资,却又追加投入,就能吸引更多真正的投入。

行骗能成为最古老的行当,在于人的情绪情感能被操控。注意细节,保持客观,用逻辑压制感情,避免受困于主观情绪。作者在书的最后,揭示了防骗秘诀。尽管知易行难又是人类一大弱点,书中取自新闻及采访的大量真实案例,或许能帮我们在骗局面前嗅到些许熟悉的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