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后不上辅导班,怎么保证学习效率?

又是一年开学季,随着“双减”政策落实,和小升初择校政策改变,有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尤其是新初一孩子的家长。按片录取的公立学校资源一般,能不能保证成绩?孩子刚上初一,能不能适应初中生活?课程多,时间紧,孩子自己会不会学......

家长对孩子学习有各种担忧,如果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可事半功倍。在《跟青春期的孩子说什么,如何说》这本书中,有效解决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本书作者李珉圭,是韩国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专家。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多不喜欢家长说教,作为爸爸,他采取写信的方式跟孩子沟通,聊梦想,聊读书,聊学习方法,聊时间管理等,最后成功帮助曾经厌学的孩子考入理想大学。

“双减”政策下教培机构下线,不能再指望辅导班“开小灶”。如果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跟上学习节奏,不必靠外力助力。关于孩子如何高效听课,在《跟青春期的孩子说什么,如何说》中有专门章节指导。

如何高效学习?作者李珉圭提出,要保证听课效率,做到上课前要“?”,下课后要“!”。

善于利用上课时间,是高效学习的前提。自上学起每个人都被嘱咐,上课要专心听讲,但有很多孩子做不到这点,认识不到专心听讲的重要性,抓不住上课的宝贵机会。有的孩子认为自学也行,上课无聊就睡觉;有的孩子说听不懂,上课爱走神;有的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认真听,不喜欢哪个老师就不听,学习不是为老师学的,最终你要为自己的成绩买单。

·下课后回想课堂所学内容

·以开放的心态去上课

·专注听课和老师眼神交流

·准备问题,和老师积极互动

·注意老师的语气变化或重复强调的内容 

                                                            ——《跟青春期的孩子说什么 如何说》

一、课前

上课前要复习和预习。“学习”是学新知习旧知的过程,知识有链接,上课前先复习上次所学内容,并预习接下来要上的课程,温故再知新。

提前预习,对接下来要学习的课程有了解,有助于理解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预习时要主动思考,这节课学什么?哪些是重点?如果出考题,会以什么形式出现?预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带着问题去听课,期待老师答疑解惑,下课后才会达到“!”,原来如此!

二、课中

1、态度

有种普遍现象,哪个老师上课有趣讲得好,学生就爱听;哪个老师讲课无聊,学生不爱听;或者学生对某个老师有意见,就不喜欢上他的课,无法做到专心听讲。这就需要学生放平心态,不管老师本身怎样,关注于他讲的知识,你要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负责,不听课最后惩罚的是自己,不是老师。

2、听课

第一,听课时注意和老师眼神交流,为防止注意力分散,和老师有眼神上的接触,同时做笔记,记重点,听和记并用,预防分心,保持专注。

第二,积极互动。上课中老师会提出问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学生要积极回答,不怕错,理解有误会被指正,学到是目的。每个积极回答的学生,都是集中精力听课的。另外要准备好问题问老师,每个老师都喜欢勤学好问的孩子,不懂就问,不要不敢问,也许你问的问题是代表一部分同学不会的,老师会在班上重点讲解。

第三,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记笔记,划重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方便复习。

3、课后

下课后先回想当堂课所讲的内容。很多学生随着老师一声“下课”,就要立即冲出教室,放松下自己。作者建议,就算下课也要尽量坐一会儿,回想下刚才老师讲了哪些内容和重点问题,看下课堂笔记,只需花两三分钟,即可巩固课堂知识。因为根据遗忘规律,一般20分钟后就会忘掉40%刚刚学过的内容,所以非常有必要及时复习。

不仅学生听课是这样,遵循课前、课中、课后要注意的事项,才能保证学习效率,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爱学习的人业余充电,报了线上线下训练营,也要注意听课效率,课前明确本次听课内容是什么,哪些是重点,带着问题去听课,课上积极和老师互动,下课及时回顾,主动性强,保证学习效率。

在拆书帮的拆书训练营,建议学员开始前先明确学习目标,预先阅读拆书法经典书目《这样读书就够了》,大概了解拆书法,再去听课,听课时积极互动,回答问题,记录重点,下课后及时回顾知识要点,并且完成作业,才能保证拆书法拆为己用的学习效果。

读书也是这样,拿到一本书,先想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解决什么问题,罗列出来,再带着问题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读完后,不要合上书就去做别的事,先回想刚才读到哪些重要内容,简单做个摘要或思维导图笔记,再去做别的事,预防随后看到这本书,我读过,但没记住,更别谈学以致用。

新学期伊始,孩子不再依赖辅导班,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自主性和掌控感,依然能够保持好成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