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五個教師節,依舊獲得多數學生的喜歡

今天,是我的第五個教師節,到現在已收到多個精心製作的禮物,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分佈在不同年級,有男生也有女生。

其實,我並不奢求學生的禮物,因爲會佔用一部分學習的時間,這讓我班裏的學生抱怨,說我這個老師眼裏就只有學生,沒有他自己。

我覺得學生不應該被學習壓垮,把本屬於他們的時間還給他們,這讓我帶的班級有了“懶散”的稱號,我給他們說作業寫完了就可以去玩,雖然其他年級的學生都在教室裏。

我有時也會建議他們要像其他班級學習,我的學生說:老師,他們不是在學習,而是在玩。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連玩耍都變得偷偷摸摸了呢?我一直覺得教育應當是讓學生感受到幸福。

然而,多數情況老師和學生似乎站在了對立面,只要老師走進課堂,學生只能一本正經地面對書本。

可他們真的能把心思收起來嗎?我想並不會,窗外的世界是他們撒歡的地方,那裏有陽光、微風、小鳥,甚至螞蟻和花朵。

一道門,似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出了門是開心,進了門是沉重。下課後可以自由自在的,但上課就得有學生的樣子。

課堂爲什麼不能是快樂的,或者是能夠讓他們充滿好奇的呢?我認爲只有把知識變成跳動的音符,他們才能在學的過程中自覺合唱。

有的學生連四十分鐘的課都堅持不下來,不是他們惡意搗亂,而是他們的眼睛告訴我需要休息或者放鬆一下了。

如果只是爲了提高成績,那完全可以不用管學生的這種微小變化。他們的心是感性的,有時就算得了獎狀都不是很開心,但可能一個笑話就能讓他們哈哈大笑。

學生真正在乎的,往往並不是我們所期望的結果,而是要能時刻感受老師對於他們的關注。這種被呵護、被尊重、被體諒的個性舒展,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了一些難忘的時刻。

可能這就是討他們喜歡的原因吧!雖然他們也會惹我生氣、讓我憤怒,但我只是針對這種行爲,並不會貿然上升到人格修養層面。

我們要接受學生的不完美,這種不盡如人意表現在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千萬不能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完人”,有一些缺點纔會顯得更加具體、生動。

在今天的禮物當中,我們班的學生送了我一個用橡皮泥做的蛋糕。裏面竟然還藏有一張紙條:老師,您辛苦了!其實很用心,我也清楚他們這幾天偷偷摸摸的行爲。因爲對於一位老師的喜歡是藏不住的,學生總在用屬於他們的方式去表達感恩。

教師節,於是成了一個爭相送“禮”的節日,一年的艱辛自不必說,一朵花、一張賀卡或者其他有心的禮物,抵消了所有的委屈與不解。一張張照片,成爲朋友圈最優雅、最浪漫、最高調的炫耀。

雖然我也想詩情畫意,可我還沒拍照禮物就被我的孩子拆得亂七八糟,尤其是那朵用棒棒糖做得花束,我都沒好好欣賞就得“瞻仰”了。在四年級開學第二週,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們還是您的學生,您還是我們的班主任!說這話的時她可裝着滿不在乎,可又是誰把“老師”叫得最勤呢。

相識是一種緣分,遇見他們便是十分幸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