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最近我的微信总能收到广告,查询后发现要关闭推送,统共需要7步:

「微信」→「我」→「设置」→「关于微信」→「《隐私保护指引》」→「v.个性化广告」,然后才能关闭“个性化推荐广告”。

实践结果,如上操作后,订阅号的广告只是减少,但并不会完全消失,推荐的更无厘头,而且关闭时间只有半年。每次看到新广告,我都能感受到微信的嘲笑,醒醒吧,兄弟,我给你看的比你自己选的更好。

腾讯是哪来的自信,会认为它的广告是我感兴趣的?根据《腾讯广告个性化管理》文档,广告主负责提供内容,选定希望投放主体,比如“男性,喜爱玩游戏”;微信负责根据用户画像找到符合条件的人群,然后向目标人群推送广告。

用户画像是怎么来的?比如你注册微信时填了性别男,用微信账号授权登陆过某个游戏,那你就被微信判定为“喜爱玩游戏的男性用户”这个群体了。

我们登陆网站一个图省事、不经意的动作,却被算法运用得明明白白。

微信还算厚道,虽然关闭入口藏得比较深,但毕竟还给你了个选择权,如果遇到无良软件,趁你不备向你索取了摄像头、麦克风等敏感权限,那么恭喜,今天你说有点乏力,明天系统就推荐神油给你。

有天果冻妈只是偶尔拿头条看了个菜谱,结果手机就把她当成了热爱钻研的厨子,见天儿给她推荐做菜秘籍。但其实她连家里的锅在哪儿都不知,只是热爱吃而已。

不过这种程度的误伤还好,让我吃惊的是孩子对算法的痴迷。现在给孩子个手机,他可能不再去玩游戏,而是一直不停地刷短视频。

靠算法来选择内容,能满足我们暂时的喜好,却让接触到的信息范围变窄,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手机展示给我的样子。

如果我们只能看到自己感兴趣,自己支持的观点,那算法岂不就成了把朕驯化为昏君的奸佞小人。

更讨厌的是,算法逐渐变成了上帝和老板。

如果与你相关的视频因为符合算法的规则而被推送,那你很可能因一条视频或者一张照片而爆红,就像在山东杨树行村卖了15年面条的“拉面哥”,或者“流浪大师”,就是被算法选中的人。

名望是这个世界的隐蔽规则,它能带来让人瞠目的财富。也许昨天你还是小刘,今天就变成了刘哥。

于是,你身边突然多出很多关心你的人,有人想拉你当典型,平台想与你签约,野生主播来蹭流量,只因算法给这些人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利益。

我中午在健身房时,总能遇到一个穿紧身衣的女主播,她健身动作业余,一个坐姿髋内收能喊出网球场上小威的腔调,但直播训练有素,一口一个哥唠着家常,声音婉转甜腻,扰乱了五米开外杠铃卧推大爷的心房。

虽然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但我涵养实在不高,真想上去说姐姐我来打赏,快回家直播去吧,别在这膈应人。

但转念一想,算了,怎样辨识度高就怎样来,哪里能蹭热度就上哪去,这就是普通人追逐流量的自研“算法”。

不过想靠研究算法爆红,就像看号码走势买彩票,虽然充满希望,但命运其实还是掌握在真正的算法手里。追逐算法,终究会是一场空。

外卖骑手逆行闯红灯,从你身边疾驰而过,你鄙视他们不要命,却忘记在路上的时间才是他们唯一能掌控的事情。

店家不管你扣不扣钱,反正有无数平台在竞争派送,为了一碗面的口感,我可以等骑手来了再下锅;消费者也不用顾忌高峰期写字楼的电梯像春运,或者写字楼不允许骑手进入,反正app上规定好了送达时间,我支付了费用就要享受对等的服务;平台需要的是利益最大化,为了股价利润,我要不断优化算法压缩送达时间,让麾下骑手跑起来,反正低门槛高收入的工作总有人抢着干。

在算法的算计下,骑手仿佛已不再是人,而是不需要考虑安全、健康、感情的机器。出了车祸,一个骑手还没感觉到疼,第一个念头居然是,完了,这单要被扣钱。

我们有必要为了过万的工资,或者被算法推荐,或者大脑短暂的快感,而牺牲自己的选择权,甘愿迎合顺从,被算法牵着鼻子走吗?

与算法相比,我们已经处于智识的不平等中,已经要失去议价能力,还要受困于它,对它言听计从吗?

在算法的大潮下,普通人该如何自处?是始终对把人异化为工具的算法保持警惕,珍视和爱惜自己,还是尝试爬上一艘难以理解的大船,期待被莫名其妙地带到黄金彼岸?

就像健身房女生,如果把重点从展示颜值鼓励打赏,转移到对动作雕琢和健康知识分享, 那就算你喊破喉咙,我也愿意为你鼓掌。

我们是人,我们有改变算法,对算法说不的权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