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衛靈公第十五》通覽:學者的靈魂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通覽:學者的靈魂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凡四十二篇,計904字。以“衛靈公問陳於孔子”篇起,以“師冕見”篇爲點題末篇,重點討論了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問題。

毛澤東同志講“一切精通的意義全在於運用”,唯有運用,纔是檢驗學的有效性的最好工具。也只有運用,才能更好的促進學。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這一篇“師冕見”作爲《論語·衛靈公第十五》最能反映孔子的“爲學”主張。在《論語·憲問第十四》中,先生曾經講過“下學而上達”,所謂的“下學”便在生活的細梢末枝、柴米油鹽中去揣摩、體察,所謂的“上達”便是達乎正道,達乎天命,與日月同輝,與天道同行。

我們看孔子在“師冕見”中的做法,細緻入微的題型盲人樂師冕“及階”、“及席”、“某在斯,某在斯”,可以說是不厭其詳、不厭其細。這一場景之中,孔子完全把自己代入到一個盲人的情境中,盡己所能降低師冕作爲盲人樂師的種種不便,預先幫助他解決相見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孔子自己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這裏,先生通過代入的方式,完成了“人所欲,施於之而不覺”。子張問這種悉心地提示言語是符合道的吧,孔子告訴他,這便是與盲人樂師的相處之道。

讀書固然是“爲學”,過好生活又何嘗不是“爲學”呢?

孔子所謂的“下學”,是對生活中雞零狗碎的“世事洞明”,更是對人與人相處過程中舉手投足的“人情練達”。

回過頭來再來看首篇“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所對,更像是一種敷衍,“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更狠的是,編者又加了句“明日遂行”。旗幟鮮明地擺出了“道不同,不相爲謀”的架勢。所謂的“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那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與禮樂、祭祀有關的事兒,我還略知一二。所謂的“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意思是說,軍旅之事,不是我研究的範疇。

《論語·衛靈公第十五》重點講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問題。首篇與末篇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談及與禮樂無關的話題,衛靈公雖貴爲諸侯,孔子依然愛答不理。論及禮樂的實踐,師冕雖然是個盲人樂師,孔子仍然不厭其煩。

首篇、末篇這組鮮明的對比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個獨立於威權之外的孔子,老人家憑藉自己的勤勉爲學,在威權之外,建構起屬於爲學者的精神世界。

爲學到底有什麼具體的功用?

孔子沒有名言,孔子的弟子也沒有名言,但我們依稀可以感覺到因爲學而產生的自由靈魂正在生長。以一種並不顯赫的力量有生命力的傲然與天地之間,不受一切威權、力量的束縛。

第二篇“在陳絕糧”篇中,孔子講“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由此出發,因爲學而生的自由靈魂更是超越了斷糧、病困等窘境。

認真想一想,一旦一個人的靈魂真正獨立起來,又有什麼是能夠束縛、和左右的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