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07:長生久治之道

《道德經》07:長生久治之道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天存世古長,地存世遠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爲它們的運行、存在不是爲了自己,所以能長久存在。因此,聖人凡事推讓別人佔先,反而贏得衆人的推戴而居先;遇到危險時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反而因別人的護佑而得以保全。這不正是因爲他的無私嗎,所以能成就自己所追求的事業。

《中庸》談及天地時,強調的是“博厚配地,高明配天”,強調的是天地之道的“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博厚、高明算是天地之德的話,悠遠、長久則是天地的特性。《道德經》談及天地時,不再強調“天地之德”,直接分析其“長久”特性的成因——“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因爲它們爲天下萬物而運行、存在,非獨爲己而存,所以才能長存。

認真想一想,丟開長久存在的客觀現實不談,單純就意願而言,我們是更願意那些對我們有幫助的人長存呢,還是更願意那些與我們無關的人長存?要知道,天地所累積起的可是天下萬物的“意願”。

所謂聖人,就是能從天地之道中汲取力量的高明人。

《中庸》中,能從天地之道中汲取力量和啓發的高明人有兩種。一種是“誠者”——至誠無欺的人。他們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這樣的人被稱爲“聖人”。另一種是“擇善而固執者”,比如顏回,這樣的人被稱爲“賢人”。

到了《道德經》,兩種人都被稱作是聖人。在《道德經》的編者看來,似乎不存在“誠者”。“誠者”是依憑對高明德性的持守而自然獲得“長久”的。《道德經》中的聖人則是通過對“長生久治”之道的追求,而順帶收穫“高明”的。

聖人爲了仿效天地的長生久治,遵循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的道理,凡事推讓他人佔先,結果因爲贏得他人的擁戴而居先。在危險境地時,能夠先想到他人,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結果爲他人所感念反而保全了性命。

簡單概括的話,聖人是通過“無私”來成就自己的“私”,從而完成自己的理想追求的。

《中庸》作爲《大學》的方法論,追求的終極理想仍然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德性上的完滿。《道德經》作爲亂世的存世哲學,追求的是“長生久治”之道,在追求長生久治的同時,順帶邂逅了“高明”,收穫了意外的“德”。從私心出發,高明地爲私,反而抵達了無私的高明,這大概便是《道德經》的基本原理了。

錢穆先生推斷《道德經》成書於莊周時代,晚於孔子之世百年左右。孔子生在春秋時期,其後百年便是戰國亂世。從《道德經》的思想來看,也隱約印證了錢穆先生的觀點。一是“天長地久”的觀念,是“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全面天地觀的一個分支。二是《道德經》中的聖人觀實際上也是《中庸》聖人觀的世俗化。三是《中庸》強調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地持守常道、常情、常理,追求的是“止於至善”,而《道德經》則強調“能成其私”。很顯然是在亂世直追“止於至善”無果後的一種無奈迂迴,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中庸之道的變道。

依憑什麼實現“長生久治”?

憑藉以“無私”成就“私”的高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