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篇6.24-6.30

6.24: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感悟:每個人心裏都會有自己的最美好的理想,孔子是周,而我們也有着各自的執念,那麼如何做好自己,如何認清現實的情況,這些是我們必須要會的。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感悟:誰都會有觸景生情的情況,關鍵在於如何避免情緒對我們造成不良的影響。

6.26: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爲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感悟:孔子的博愛,不是盲目的奉獻,君子有美德也有着自己的頭腦和智慧。過去總是誤認爲,仁者就是誰找我當幫,君子就是不記仇,容易因爲品性問題被欺騙和矇蔽 。
但實際上君子和仁都是全面發展平衡的。智慧和品德相平衡互補。心裏的善良更需要智慧和力量去維護。

6.27:

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感悟:學習有方法,做事有原則,思想有突破,這樣才能不斷的快速迭代,在舒適區內做事完成舒適區之外的目標。以小積大。

6.28: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
感悟:我們的誓言、原則,底線不應該因爲面對人物或者環境的不同就會發生變化。

6.29:

子曰:“中庸之爲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感悟:何爲中庸,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中庸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和協調,更是人生的修行。

6.30: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感悟:所謂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時先幫別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時先幫別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實行仁的方法。”
仁與其說是一種行爲,更是一種思想和境界,指導和引領我們如何去做,如何正確的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