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理解小感

最近聽樊登老師講的《孟子》有句話讓自己有些觸動: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對於我自己而言,最開始的理解就是,自己要努力地做事。別抱怨,將注意力集中。

不過在聽樊登老師講解的過程中,我突然發現這八個字需要拆解一下,才能讓自己體會更深。先要有“行”,爲什麼不是思或者是學?因爲單純的思或者學並不會讓我們發生改變。只有我們思考和學習之後,轉化成行動了,我們纔能有結果,無論這個結果是對還是錯。另外一方面,將我曾經的抱怨的精力和時間專注在行動上,專注在能或者的結果上。

再者我們行動之後可能收穫的有成功當然更可能是失敗,那個不想要的“不得”。爲什麼有那句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起初我以爲是一種悲觀主義,現在想一想更應該是讓我們能夠坦然而真誠的面對自己的“不如意”和“不得”。當我內心能夠接受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失敗之後,反而能更讓我看清自己需要提升和補全的地方,也更平和的面對外界的否定和非議。 我們知道事有“不得”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平靜地去解決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而不是找各種藉口去逃避。

接着說“反求”,其實這個是與前面的“不得”對應的。按照我們心理本來的趨勢,我們是很難承認自己的不足或者錯誤的。所以按照這個趨勢,“正求”就是我們對於環境、條件、其他人的要求和求助。如果我們“正求”求不到呢?我們就會抱怨,甚至會怨恨。抱怨環境不好,抱怨條件不足,怨恨夥伴不給力,怨恨領導不公,下屬太懶等等。那如果我們“正求”求到了呢?我們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就去做下一件事了,可是我們本身的能力和技能呢?還是保持在原地。就像一個從小學到高中到處找人替考的學生,到了大學自己開始學習的時候,老師課程上講的課程都不知道是什麼。 如此看來“正求”可能會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但不會幫助我們成長進步。所以我們要開始“反求”。

如果“正求”是向外界和他人求,那麼“反求”就是向自己求了。那麼又爲什麼是“諸己”而不是“自己”呢?

剛開始我的理解的諸己只是爲了強調自己,不過後來接觸到一些辯證思維,逆向思維等等思維模式之後,我才發現“諸己”的妙處,“諸”,在文言文上有之於的意思,所以很多會翻譯成之於自己,就是向自己的意思。不過呢,諸位覺得諸位裏的“諸”字還是之於的意思嗎?

“諸”的另一個意思是很多,所以我對於“諸己”的理解也成爲了,很多個自己,那什麼又是很多個自己呢?可以一個是用積極正面的方向看的自己,也可以從負面否定看的自己,可以是從心理學去思考的自己,也可以用經濟學思考的自己,也可以是從物理學思考的自己。

如果這麼理解的話,“反求諸己”本質上就是提倡我們用多種思維,多種方向,多種專業領域角度的思考反省和行動了。那麼爲什麼要用很多種思維、專業領域角度去思考分析呢?我想最恰當的例子就是我們上學的時候,用三個方向是二維視圖(左、正、俯),幫助我們去劃三維視圖。只有用更多的方式去觀察,我們才能更本質的認識這個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