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家身上汲取当代艺术智慧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编著了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蛇形画廊艺术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与当代艺术大师的十九篇对话,包括对15位艺术家、4位建筑师的访谈录。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8.11~10.4)来阅读这本书,断断续续(其中断开了有两周吧),正好利用这个长假掩卷。

这本书不是我买的,当代艺术也不是我感兴趣的领域,可是来到我的身边,又被爱艺术的新新人类推荐,说是网评不错,好在有建筑题材,所以看看无妨。而我竟然是抢先阅读了,比购书人更早领略其中的妙韵。

现代艺术,一直以来无感的艺术领域。对着抽象的绘画、装置、行为艺术、实验性体验,往往因看不懂而放弃。各种展览,往往对现代艺术部分跳过,而把更多时间放在容易找到出处及信息的古典艺术和近代艺术。看了这本书,领悟到这些艺术家(包括画家和建筑师),在逐渐摆脱、减弱宗教信仰和偶像崇拜的现代社会,把注意力从古典艺术中移开,更深入地思考新技术(了解实质,探索应用,回归本源)、环境(更多地融入,对与自然/世界/他人/自我关系的探讨,寻求各种可能)、人类(群体性行为、个体差异、精神分析),而创作出不同凡响的现代艺术作品。他们的成就,已经逐步发展到从实验性工作室和展览,从制作模型,进一步拓展到城市规划和典型建筑(公共雕塑、公共区域等),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世人体验世界的方式。他们从时间和空间中寻求可能,在对比、交错和扩展中。往过去回溯,往未来想象,立足于当下;往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反方向地找,在地区、气候、文化、人类危机中汲取灵感。

现代艺术是什么?透过这本书,我感觉到的,一是艺术家们以绘画、装置、数字展示等手段来创作或暗示,展现当代人类行为背后的象征意义,对自我价值、人际关系的隐喻,挖掘社会性、孤独感、归属与抗拒…这些难以用语言解释清楚的哲学内涵…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在干些什么,我们还是我们吗?…不变的主题,崭新的思考。随着时代的步伐,这些主题不断演化不同的内容。二是现代艺术作品也不再局限于巨象的绘画、雕塑、装置。留白——诱发观者脑海漫游,互动——激发观者参与作品……正在成为新的趋势。现代艺术不是静态的,不仅仅远观,还能进入、生长和变异。就好像自媒体一样,每一个人都可以“自艺术”,并自我欣赏和陶醉。“我”在艺术里,也在艺术外。艺术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三是现代艺术也不再局限於单独的呈现,现代艺术品在诞生的时候是一种物品,体现艺术家一种思想;在展出的时候,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变异中,会使原有思想更丰富,引发不同观者的共鸣或者遐想,更有可能增加另一些思想。现代展览汲取多种手段,通过建筑(博物馆)、布局(策展)、呈现方式(技术手段),让现代艺术品焕发前所未有的时代特征。甚至有些展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作品,因展览而生,撤展而去。

十几名现代艺术家或建筑师,其中好几位是兼而有之的双料,奥布里斯特与他们的对话越看越起劲,在每一篇里,必定有某些内容让我产生激动兴奋的感觉,不确定都是共鸣,有启发,有遐想,各种各样的想法:

他们喜欢颠覆传统(例如不待见常规的美术馆展示模式),他们喜欢涂鸦及出丑(例如吉尔伯特与乔治双人组,展品《脏话图片》、《裸体大便图片》)。

他们反抗战争。他们的艺术作品取材于炸弹和飞机,取材于血淋淋的头颅。他们反抗性别歧视。他们的艺术作品取材于女性身体,取材于哲学家们对女性的恶毒评判语言。他们用拼贴作为最直接的艺术展现手段。

他们用空间造就时间错觉,用时间制作空间错觉,用图片输出文化错觉,让观者通过直观的视错觉来了解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

他们借由艺术,创造真实或虚幻,把疯狂的想法透过艺术创造来实现。艺术家的梦,不再由潜意识催生,而是直接在意识中创造。

他们把艺术融入现代感更强的思考当中,思考环保,思考公众,思考“少即是多”,思考毁灭与创造,思考文明的延续。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的作者,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1968年生于瑞士苏黎世,现为伦敦蛇形画廊联合总监,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著名策展人和批评家。奥布里斯特迄今曾参与策划和发起了150多个展览与项目,编撰有70多本学术著作。奥布里斯特受到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的著作《名人传》(The Lives of the Artists)的启发(在这本书里,瓦萨里将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视作历史人物进行记录),奥布里斯特由此产生灵感,也把自己与艺术家们不断的谈话记录下来,当遇到抗拒时转而采用邮件方式提问,艺术家们会回复图像或画作来回复。在这些对话的初期,奥布里斯特不仅要问艺术家在既定框架内能做什么,还要问他们想做什么。通过聆听这些尚未完成的新项目,奥布里斯特获取最重要的信息,以能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想法。奥布里斯特把这些谈话视为一个人所需要的“知识花园”,一个可供研究学习的花园,以给自己提供新的想法。通过这些对话,奥布里斯特迫切希望消除学科之间的藩篱,很多领域貌似迥异,但其间的联系最能激发灵感的:“跨越对知识共享的畏惧,即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之前对当代艺术不感兴趣,是的,当你只把目光停留在一幅幅古典油画上,只关注自然风光和旖旎色彩,就不会留意到人类对自身内在、对时间空间的渴求。当代艺术与建筑相结合,打造公共空间,创造了人与人的新型连接、人与自然的新型连接,超脱了传统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中心,融入更丰富的全球语境,是多学科渗透的领域和成果。城市建设也更如此,保持历史渊源,持续展现文化民族特色,突出不同地域人民的主体化,很需要现代艺术的介入和重构。

PS:这本书有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书中所讲述大量的画作、雕塑及建筑,都没有相应的图片。通过度娘,也能搜索到一些相关信息和图片。但你知道,光从文字来想象就够无力了,即便是图片,也只有局限和单一的平面效果。真的,只有实地观摩,置身于其中,才能被震撼到。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与中国艺术家的对话。

这本书的封底,印着这样的话:

谈话一旦开始, 就没有终点,亦不会停歇。就像当代艺术,一旦开启,就只能向前。

“当代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映像,发生在世界上的所有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影子。”

透过当代艺术家之眼,洞察我们所处的时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