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而非空間的分岔

重讀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岔的花園》,其實裏面有七篇小故事。這一次就直奔第七篇《小徑分岔的花園》了。

作者在序言中表明瞭,這“是偵探小說;讀者看到一樁罪行的實施過程和全部準備工作,在最後一段之前,對作案目的也許有所覺察,但不一定理解。”

可是,《小徑分岔的花園》令我迷戀的不是戰爭+懸疑題材,而是滿滿的中國古代哲學元素。猜測作者也有這樣的設想,怕讀者不明罪行真相,所以在結局和盤托出殺手的動機,以免墮入對情節的猜疑,疏忽了花園的暗喻和哲學價值。

小徑分岔的花園既指殺手曾祖那部雜亂無章的小說,亦指現世雜亂無章的困境。我想。

我始終存疑的是那封信,那封已經褪成粉紅色的薄紙上的信寫着“我將小徑分岔的花園留諸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漢學家說:“在發現這封信之前,我曾自問:在什麼情況下一部書才能成爲無限。我認爲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循環不已、週而復始。” 就好像下一盤棋,下完還要下。

然後,讀到餘下的六篇小故事,就好像迷失在更多分岔的花園裏。再想想你已在哲學讀本里轉悠上一些時間了,這時發現,科班出身的哲學家們、非科班出身的哲學家們(通常就是作家),最感興趣的可能不是或者已經不是我從哪裏來我要幹什麼我要到哪裏去之類的人生問題,而是關於時間、空間/宇宙和語言/符號的神祕力量了。這是我從博爾赫斯的作品中的深刻體會。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作爲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爲作家中的考古學家。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是博爾赫斯三大創作成果,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學的非現實感”,作品對幻想文學貢獻巨大。例如他最著名的短篇集《虛構集》和《阿萊夫》中就彙集了很多共同的主題:夢、迷宮、圖書館、虛構的作家和作品、宗教、神祇。他擅長採用時間和空間的輪迴與停頓、夢境和現實的轉換、幻想和真實之間的界限連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時存在、象徵和符號的神祕暗示等手法,把歷史、現實、文學和哲學之間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們的疆界,爲讀者帶來神祕的、夢幻的、虛構的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