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雍也篇6.20:“一等人”与“末等人”,论《论语》中“人天赋的三六九等”,与充分开发自身天赋的前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当中,孔子曾多次罢人分成“三六九等”。

既:《论语·雍也6.20》当中的:“知之者”、“好之者”,以及“乐之者”。

及:《论语·雍也6.21》当中的:“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出自《论语·雍也6.21》)

↑既:“中人以下”“中人”,以及“中人以上”。

既:最上等的‘天才’,←↑→可以跟他说的多一点儿。

道理是这样的。

最上等的天才,才可以跟他说多一点儿,←说明在教育方面,虽然子曰:“有教无类。”(←出自于《论语·卫灵公15.39》)

但,(“有教无类”)还是:因其材而笃焉(←“因其材而笃焉”,出自于《礼记·中庸》)的。

道理是这样的。“因其材而笃焉”(←出自,同上)是:效法‘天’,而为之。

既: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出自于《礼记·中庸》)。

↑是最‘天然’的(既:因其材而笃焉)。

故,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出自于《论语·雍也6.21》)←也是:‘最天然’的。

是最理性的。既:“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道理是这样的。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出自于《礼记·中庸》)。

↑人,↑怎么不分“三六九等”?

人,当然分三六九等。强行罢人都“拉平”,←才是反自然反理性的了。

↑道理是这样的。

人,当然不平等。当然了。人,怎么可能“平等”,呢?

人当然不平等。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论语·季氏16.9》)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出自,同上),和↑“生而知之者”,←怎么能“平等”,呢?

但,即便是“生而知之者”(←出自《论语·季氏16.9》),也比不上“好之者”(←出自《论语·雍也6.20》),“好之者”(←出自,同左)亦比不上:“乐之者”(←出自于《论语·雍也6.20》)。

道理是这样的。有天赋,“生而知之”(←出自《论语·季氏16.9》),←但在同样的类目下,“生而知之者”(←出自,同上)若不对其“知之”的类目加以‘刻意的训练’、以及‘刻意的强化’的话,那么在同样的类目下......

生而知之者(←出自于《论语·季氏16.9》)则比不上“好之者”、与“乐之者”(←以上出自于《论语·雍也6.20》)了。

道理是这样的。有天赋,但是,不爱自己‘天赋类目’的人......也是有的。

↑所以,↑这类人,虽然是:“生而知之者”(←出自于《论语·季氏16.9》),但,因为他自己选择‘拧巴’、‘别扭’;所以,很快会被“好之者”、和“乐之者”(在同一类目上......)所超过......

而,那“生而知之者”(←出自《论语·季氏16.9》)在某一领域、某一类目上仿佛有“天然优势”似的“天赋”,←也在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的“好之者”、与“乐之者”(←二者出自《论语·雍也6.20》)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与不值一提了。

↑道理是↑→这样的。

所以,人和人,怎会平等。“生而知之者”(←出自《论语·季氏16.9》)如果不拧巴不别扭;←诚实面对自己且爱上自己的话......

↑那么,他所能达到的高度,就是乐之者(“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6.20》)的高度。

↑他的成就,也就是“乐之者”(←出自,同上)所能达成的成就......

故,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出自《孟子·尽心上》)。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出自于,同上),就是譲我们别拧巴别皱吧

↑诚实的面对自己,谁说你没有‘天赋’,

↑谁说你不是生而知之者(←出自于《论语·季氏16.9》),呢?

但,只有‘爱上自己’,←你才有可能达到“乐之者”(←出自《论语·雍也6.20》)的高度。

道理是这样的。所以说,人怎么不分“三六九等”?

一等人,最爱自己。

末等人,最厌恶自己。

如此而已。

----作者:李宗奇 辛丑年 八月廿九 于自家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