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社:千人走戈壁的觀影,給我留下了什麼

其實,我一直是嚮往戈壁的。這次能借助千人走戈壁的活動背景, 通過參賽其中的一個團隊4天3夜的故事,來達到我心中的意淫,這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

雖然,我所在的榆林地區也是有沙漠的,但比起真正一望無際的戈壁灘,這兒頂多算茶餘飯後的休閒沙灘。據說我們這兒曾是中國第四大沙漠,但通過幾代人不懈努力,現在連拍攝《我和我的家鄉》都找不到合適的外景場地。

嚴格來說,我們現在稱之爲沙地,和陝北獨特的黃土地相比沒多大區別,就是要多植樹。只要植被起來,蓋房種地啥的都可以,我還親眼見過種植蔬菜的。治沙英雄們本可以把沙漠全部消滅的,但爲了給後人留個念想,只留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沙梁。

所以,電影中敦煌戈壁是我很嚮往的地方。但108公里的徒步距離,對於我來說是一段難以接受的挑戰。它的難在於與外界斷絕聯繫,它的難也在於對未知地域的莫名恐懼,它的難更在於如何面對孤獨、如何面對疲憊、如何面對生命的覺醒。

很多人去那兒其實就是爲了拍照的,像這樣不能發朋友圈的旅程還是比較難受。雖然,剛開始一些參賽者還有閒情拍照,但到最後只顧得上快速抵達終點。很多平時業務繁忙的人,也能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激發無窮的能量。

我在網絡中搜索了參加這樣活動的費用,說實話這就是自己花錢找罪受。看組委會的介紹,今年參賽人數達到近些年來的高潮。參賽者是從報名的近萬人中篩選出來的,涉及全球20多個國家。

很難想象一羣各行業的精英代表,在鏡頭的注視下不再高高在上、不再光鮮亮麗,他們內心中就是爲戈壁而來。期間,有過爭吵、有過憤怒、有過放棄,但能夠堅持下來的必定是生活的王者。

看到最後每個人都能從千人走戈壁當中獲得生命新的認知。也許,惡劣的天氣、長途的跋涉,並不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當心感覺到累了的時候,纔是最痛苦、最失敗的。

電影中綽號爲“印跡”的小男孩,因爲只有一條腿,時常遭人嘲笑,令他下定決心要走遍祖國的三山五嶽,甚至用了40多天征服了世界屋脊。但當他來到這片戈壁的時候,才懂得了團隊存在的意義。

以往,“獨行俠”並不會感到孤獨,卻在這次旅程中一次次落在大家後面,他不想因爲自身原因而導致大家拿不到獎項,只能選擇通過支援車輔助。每個人都有最真實的一面,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在時間的考驗中堅守着不拋棄、不放棄的初心。

如果從電影的角度來分析,這部片子有很多情節上的硬傷。但我清楚自己不是帶着批判的眼光去旁觀的,而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去體驗的。我知道,過程雖然艱難,但恐怕太多時間釋放委屈,只有當抵達終點的那一剎那是最難熬的。

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有的心酸都是有效的,所有的掌聲與擁抱都是充滿對於勇者的鼓勵與讚頌。他們帶着困惑而來,他們帶着成長而來,他們帶着私心而來,這這並不影響戈壁賦予他們內心的啓迪。

似乎在這場對於自我生命的覺察當中,每個人都得到了反思,完成了蛻變。我相信,他們走的並不是戈壁,而是內心的照見。通過荒涼的外在世界,去尋找潛在的安逸與通透。

我真覺得自己也需要這麼一場精疲累盡的旅程,去西藏、去甘肅、去新疆,去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放空一切的慾望與不甘,放下手中賴以生存的力量,在大自然的無情侵蝕中打開全新的視角,來完成對於身心俗事的莊嚴洗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