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微子第十八》通覽:這是個什麼樣的世道

《論語·微子第十八》通覽:這是個什麼樣的世道

孔子治學,於人類發展而言,循之於天道,成就於人文,採擷於王官之學,結果於百家之言。於個人成長而言,溯源於孝弟,通達於政事,厚成於德行。

從個人成長出發,孝弟是人人可以發心、踐行的,德行也是人人可以追求、成就的。唯獨政事,不是人人有機會通達的。孔子本人,對之也是“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

《論語·微子第十八》系統地介紹了孔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思想的形成,客觀、真實地反映了老人家的內心掙扎。

《論語·微子第十八》凡十一篇,618字。點題末篇是一篇列舉了八個人名,幾乎沒有什麼內容的“周有八士”篇。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這段話的意思很淺白,是說周代有八個士,並列舉了他們的名字: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如果僅從字面意思這般讀書,那真的如坊間人講的“蛤蟆跳井——不通,不通”了。

先前孔子可是盛讚過“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的,是對周的文明、制度做過高度肯定的。那樣的盛世,怎麼可能只有八“士”。《論語·泰伯第八》中,周武王自己講“予有亂臣十人”——我有助我治理天下者十人。“八士”是不足以弘大周之盛世的。

再來看這個“伯、仲、叔、季”,顯然是統一家族之中子嗣的序列排名。尤其讓人費解的是,每個排名都有相仿的兩個人,如“伯達、伯適”,排序在同一個位次上,名字意思又相近。“周有八士”很像唐朝郭子儀的“滿堂笏”,郭子儀辦六十大壽,七子八婿及家族內親戚前來拜壽,在朝堂上當差時用的笏板堆滿了屋子。這裏的“周有八士”,顯然是指周代時,某個家族之中一下子出了八位賢達之士。

“滿堂笏”和“周有八士”表面上是在講郭子儀家族和“八士”家族的顯赫,實際上也間接表明相應奇觀發生的朝代是個難得的盛世。

“周有八士”篇所揭示的“士顯達於盛世”的觀點也就不言自明瞭。

回頭再來看《論語·微子第十八》的開篇:“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箕子、比干,都是商紂時期的賢人,但三個人或隱居逃離,或裝瘋賣傻,或諫而死,均不得爲顯達之士。不是三個人的學問、人品不夠,而是三個人所處的時代非可以顯達的昌明之世。

孔子講“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微子、箕子、比干以其才學、德行,在無道之邦,不願“富且貴”而各行其事,各得其所。或決然而去,或淡然而隱,或殺身成仁,所以,孔子講“殷有三仁焉”。

至於柳下惠“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已經有了些孔子所謂“用之則行”的意味。只是從義理的角度,闡釋的更爲淺顯明白了而已。至於“舍之則藏”,雖然不那麼明顯,但在後來孟子的“高度肯定”下,似乎成了深刻版“愛國主義”的源頭——不見用時也不捨父母之邦!

齊景公待孔子,講“不能用也”。這不是孔子的悲哀,而是齊國的悲哀。

季桓子受齊人所歸女樂,三日不朝,“孔子行”,這是“舍之則藏”,舍孔子大道而耽於“齊歸女”,不是孔子的不幸,而是魯國的福薄。

至於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皆屬隱者,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或顯或隱,都有避世之心。孔子對之雖然深許,或者還有些心嚮往之,然而老先生爲仁心所驅,那些畢竟不是他願行之道。

大師摯、亞飯幹、三飯繚、四飯缺、鼓方叔、播鞀武、少師陽、擊磬襄四散,既非衆樂師所願,也非魯國所願。只是世道趨於下流的歷史必然。原因只有一個,周公交代給魯公的“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魯公的後人沒有很好的堅守而已!

這是個怎樣的世道?

“士”的顯達與否是個試金石。邦國之內,賢明之士能夠顯達,便是蒸蒸日上之世。反之,江河日下不過早晚。邦國之衰,始於棄“士”。至若樂師棄邦國而去,已經迴天乏力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