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關於獲取知識

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好的教學技巧之所在。怎樣才能做到,使學習成爲一種思考活動,從而有利於獲取知識呢?在這裏,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獲取知識一一這就意味着發現真理、解答疑問。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摸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那麼簡單。在備課的時候,你要從這樣的角度對教材進行深思熟慮:找出因果聯繫正好在那裏掛鉤的、初看起來不易覺察的那些交接點,因爲正是在這些地方會出現疑詞。而疑問則能夠激發求知的願望。

怎樣才能引導學生產生疑問呢?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知道:哪些東西要講,而哪些東西則留着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引火線"。在這裏,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一切都取決於具體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現有的實際知識。同樣的教材,在這個班裏在這一點上不要講完,而在另一個班裏,卻要在另一點上有所保留。

現在,譬如說,學生的思想裏產生了疑問。

於是我就進一步努力做到,從學生以前在課堂上、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以及在勞動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的全部儲備裏,把解決面臨的疑問所需要的那些知識都抽取出來。這種抽取已有的知識來解決疑問的辦法,就是獲取知識。在這裏,不一定要把學生一個接一個地喊起來回答問題,聽他們說些什麼,然後從他們的零散的回答裏湊成一個總的答案。這樣的做法只能造成表面上的積極性,而不一定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真正的思維積極性;有些學生在回想和回答問題,而另一些只是旁聽。而我需要的是要使所有的學生都進行思考,進行緊張的腦力活動。因此我常常用這樣的做法;一旦引起學生的疑問之後,我就自己來講解教材,而不喊學生起來回答一些個別的,零碎的小問題。

爲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可能一個學生記住了所學的東西,而另一個學生卻有所遺忘。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得充當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使每一個學生在聽我的講解時,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從意識的倉庫裏把所儲存的東西抽取出來;而如果在意識的倉庫裏的某個地方正好是個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處斷了線,那我就得補充講解,填補這個空白,克服思路脫節的現象。但這一點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藝術的。我努力尋找重複講解已經學過的教材的最恰當的形式,以便使學得最好的學生也能從中發現某些新東西。凡是學生的知識並沒有什麼空白和脫節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簡短的講解。這裏沒有那種表面上的積極性,學生們雖然沒有開口,沒有回答問題,沒有相互補充,但這是真正的獲取知識。我想,這種獲取知識的形式,可以稱之爲學生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對自己的知識倉庫的“清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