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最敗人的兩個字

曾國藩說:“敗人兩個字,非傲即惰。”

有關這句名言的意思,他還曾在家書中展開來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就是說,天下的庸人之所以平庸無爲,主要原因就在於一個惰字,也就是懶;天下的有才人,雖然有才,但最後或者一事無成,或者前功盡棄,原因則在於一個傲字,也就是驕傲。

對於那個“傲”字,曾國藩提出的解決辦法是“謙”與“敬”。但更有普遍意義的還是那個惰字,因爲不論什麼人,不論有才沒才都會被那個“惰”字葬送人生。

這是我想起梁實秋先生的一篇文章,叫《時間與生命》。最讓我佩服的是梁實秋先生在這篇文章裏的坦白。他說:

我自己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一個人。我不打麻將,我不經常的聽戲看電影,幾年中難得一次,我不長時間看電視,通常只看半個小時,我也不串門子閒聊天。有人問我:“那你大部分時間都做了些什麼?”我痛自反省,我發現,除了職務上的必須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動之外,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浪費了。

我應該集中精力,讀我所未讀的過的書,我應該利用所有時間,寫我所要寫的東西,但是我沒能這樣做。我的好多時間都糊里糊塗地混過了,“少壯不努力努力,老大徒傷悲。”例如,我翻譯莎士比亞,本來計劃於課餘之暇每年翻譯兩部,20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30年。主要原因是懶。翻譯之所以完成,主要的是因爲活得相當長久,十分驚險,翻譯完了之後,雖然仍有工作計劃,但體力漸衰,有力不從心之感。假使年輕的時候鞭策自己,如今當有較好或較多的表現,然而悔之晚矣。

這段話我自己專門抄下來經常讀,我之所以十分喜歡這段話,就是因爲這段話太打動人心了,我每次讀到“我自己就是浪費了很多時間的一個人”,讀到“我的好多的時都糊里糊塗的混過去了”,讀到“悔之晚矣”的時候,我都覺得這話簡直就是發自肺腑的,不僅發自梁實秋先生的肺腑,也發自我的肺腑,甚至我想也一定發自曾國藩的肺腑,甚至發自我們每一個人的肺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