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学习前,问自己这5个问题,就不会被割韭菜


无论花几十块钱看一本书,还是花几千块上一门课,你一定要搞清楚的学习的几个问题。

1.Who 谁要学: 我以什么角色来学习?

比如我在看《李育辉的组织行为学》的时候,我的角色是一个创业小团队的老板;
那我思考的问题就会是:如何让我的团队可以高效,稳定和有幸福感的工作。
为此,书上所有跟这个目标相关的章节我就都会感兴趣。
-比如怎么让员工拥有持续的好状态?

  • 比如如何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 比如如何让优秀的员工稳定的工作?
    ··· ···

2.Why 为什么学: 预防,修补,追求

在《结构思考力2》这本书中,李忠秋老师提到了问题的3种类型:

  • 预防
    为了防范未然而学习,比如我在读《李育辉的组织行为学》的时候,看到核心员工离职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我就会留意,这说明我想通过学习,预防这件事情在我身上发生。
  • 修补
    是为了让一个已经“破损”的事情还原,比如在读《非暴力沟通》的时候,我的角色就是一个伴侣的角色,我会试图通过学习,修复我和另一半沟通的方式;
  • 追求
    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比如当我从程序员岗位上期待自己能得到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的时候,我就读了大量的产品经理和产品设计类的书籍,其实就是希望自己掌握更多这个领域的知识,方便自己快速适应新工作。

3.What 学什么内容:为此要学什么?

有了目标和期待,然后才是要学什么的问题。
其实明确了自己的大概方向也就知道了主题关键词。
我通常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这些:

比如我们团队的课程转化率不高,这明显是一个“追求”型的学习目标。
我们的学习方式就会有:

  • 书:找一系列和转化力相关的书来读
  • 事:覆盘过去几次转化的过程,找出做得好的套路和需要改进的空缺
  • 人:拜访深圳当地专门做营销转化的一些老师,带着自己的失败案例去请教
  • 生:生活观察,看看别人的项目是怎么做的,做小白鼠去别人的课程群里当学员,体验“被转化”
  • 课:报名去上一些营销转化类的课程

Which 怎么选择:怎么挑选?

这么多的学习类型选择,那怎么挑选呢?
其实判断的标准有很多,我总结为3个要素:
牛不牛(效果),贵不贵(费用),快不快(时间)。

这三者就像是一个三角型,互相制约。
想要找牛人,但是又不贵的,肯定时间长,比如看书,比如跟1000多的训练营;
想要找牛人,但是期望快一点解决问题的,肯定费用就高,比如咨询,专案顾问。

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承受能力和急切度来。

How 怎么学:学习的方法

具体怎么学其实反而是最简单的,为什么呢?
因为学习就三要素:输入,消化,输出。

前面几个步骤,让你一定有了清晰的学习目标,也筛选了自己的学习内容。
那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些内容消化掉,并完成输出。


在布鲁姆知识分层理论中,我们会看到学习的层次其实早有定论。
而我们作为学习者,其实是需要问自己,我学这个是要达到哪个层级就行。
想要达到不同的层级,就去做对应的方法就行。
比如,如果你只是为了让自己死死记住一些知识,也就是停留在第一层,那如何记忆就是你的学习目标。
比如你可以用反复背诵,图像化,编口诀,打比方,或者试着把自己的过往经历做绑定··· ···


再比如,如果你的是为了能动手做。
那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设置一些动手的环节。
比如得到沟通训练营中有一个讲了一个小技巧,教大家如何让身边人知道自己的沟通方式,那你要做的就不是抄笔记;
而是自己给自己设计一个这样的卡片,并且打印出来,发给你身边经常和你沟通的人。


When 时间周期:学习的进度,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在日本知名的商业顾问清水久三子的《学习变现》书中,作者提到了1个工具:
学习地图。

  • 学习地图



    这种学习地图其实在有些训练营系列课程中也会呈现出来。
    比如我的好讲师读书会,我就会通过地图告诉大家目前我们在哪里,接下来要干什么。


学习路线图的最大好处是,让自己在输入的时候,有意识的输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