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建議讓你的生活更幸福

上週末聽凌老師講心理學的發展。最後老師給大家提了兩個建議:

第一,如果下次你出現向內攻擊性(自我懷疑)的時候,及時停止。

第二,寫情緒日記,記錄自己的情緒。

什麼是向內的攻擊性?

老師講到心理動力學中的心理動力的四個緯度,其中一個就是“攻擊性(也可以理解爲競爭性)”。比如說小孩子遇到不爽的人直接出拳頭打出去。有一定的向外攻擊性其實能讓自己心理處於比較健康狀態。但是過度的攻擊性就會對外部造成危害。比如打架鬥毆,殺人放火,以及更大的戰爭等。

更重要的是,如果攻擊向內(對自己),就會特別容易讓自己心理出問題。比如產生自我懷疑、自責、內疚等,嚴重的自殘、自殺等。

如果攻擊性向外太強,需要將其象徵化。比如奧運會上的競賽角逐。

那如果我們攻擊性向內,傷到自己的時候,我們怎麼做呢?

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停止攻擊。

我對向內攻擊這一點感觸特別深。因爲我從小到大遇到事情時幾乎都是向內攻擊。曾經無數次我一度自我懷疑,無數次我陷入深深自責……

小時候在家裏我會因爲自己犯了錯感到害怕和自責,因而會去努力地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旦覺得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就會選擇逃避。等到工作後也是這樣。我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力求做到最好,但是一旦我發現很多工作不是我努力做就能把它做好,當我發現很喫力的時候,我也開始逃避。因爲我覺得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不能勝任工作。

這樣一路走來,我的人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活在自我懷疑裏。

直到我開始閱讀各類書籍,特別是當我閱讀過一些心理學類書籍後,我的內心開始慢慢接納自己,擁抱自己。

一開始我是去各類書籍裏找我這樣性格的原因,最終我發現我的性格形成幾乎都是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我記得那段時間,我雖然找到了因,但是我的內心比之前迷茫的時候更加難受。因爲過去的一切我都無法改變,我不能改變我的出生,也不能改變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我只能對這一切認命。因此那種對無法主宰自己人生的無力感讓我差一點想要走極端。

幸運的是我沒有停止探尋,我繼續閱讀不同的書籍,還學習邏輯,最終一步一步從陰霾裏走了出來,加上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讓我對生活重新有了充滿了信心。

關於寫情緒日記。

我在讀書探尋自己的內心過程中也有過幾次記錄。確實每一次的記錄都是對自己情緒行爲的反思。而且在記錄的過程中,整個人也會冷靜下來,因爲注意力被轉移到了思考原委和解決問題上,自然就不再糾結於當時的情緒裏。

因爲自己剛好有過以上經歷,所以特別能夠理解老師講到的內容。記住老師的建議:

第一,如果下次你出現向內攻擊性(自我懷疑)的時候,及時停止。

第二,寫情緒日記,記錄自己的情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