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高低,能決定教育是否成功嗎

   

  文      微微流念     


      恐怕很多家長都會認爲:把孩子教育好,就是讓孩子有好分數,把孩子送進名校。然後就萬事大吉了。做不到這些就是教育的失敗。

        事實果真如此嗎?

        很多孩子成年後遇到的困難,好多都是小時候一些沒被解決的問題留下的後遺症。比如焦慮、拖延、人際交往困難、沒有有安全感、退縮、抑鬱、生活無意義感、恐婚…這些都與分數沒什麼關係,卻是教育很重要的內容。

      實際上,能考好分數的孩子與不能考好分數的孩子在這些方面都可能會出現問題,區別並不大。


      教育如果只關注分數,實在是一種偏差。

        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如果智商沒問題,怎麼會不想學習?人天生有探索欲,愛學習是人的天性。

      如果不天天盯着孩子學習,把注意力聚集到培養孩子健康的心態和身體上,孩子的好成績大概率會隨之而來。


        現在太少的人去關注分數之外的事,也許很多人壓根就不在意這些。

        很多青少年身上出現問題,爆發了,只有在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才會想到去關注。而家長關注的目的也只是爲了要孩子成績好。至於其它方面問題,都覺得沒有學習重要。

        這不是分數的錯,是教育用錯了分數的作用。教育是育人,若人沒教好,教了知識還可能會變成壞事。


        有很多家長現在已經品嚐到"唯分數第一"教育帶來的苦果了,開始改變。

      過去不知道做錯了,沒關係。重新來過就是了。

      現在沒方法很迷茫,也沒關係。學就是了。

        教育不一定需要家長有多高的學歷和學識,但家長的認知確實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認知的不同,認知影響一個人與別人有不同的命運之路。

        把教知識當成教育的全部,就太狹隘了。教育根本的目的,是教會一個人擁有健康又有意義的認知。真正的教育對每一個孩子意義重大。


        我在當了父母后纔去學習教育,常覺得這種學習是補課。開始想,爲了孩子長遠的未來,補補課又何妨。

        而在補課的過程中,自己認知有很大改變。不僅影響了孩子,自己的收穫反而更大。


        做父母的都是長大了的孩子。

        教孩子也是在育自己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