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給的長假,修『佛』嗎

『人生不如意時,是上帝給的長假,要好好享受這個假期。』

——熱搜《說要躺平的我,卻在寺廟支楞了起來》的文後留言。

正文講大都市高壓下,現在的年青人希望從現實中避苦,借寺廟義工的方式,嘗試調整狀態,做回自己。文末的文字,與你分享——

“弘鑫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評價別人的時候不要有分別心在寺廟裏,幾乎人人都剋制着自己的言行,這是一種不成文的默契。

在寺廟裏,榮晰感受到的是一種不需要競爭的放鬆。去食堂喫飯不需要比誰喫得快,早課晚課也沒有人會在意誰念得更好,那是一種和他過去成長過程截然不同的環境。

他過去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爭」,小時候爭考試的名次,爭誰能當上班幹部,長大了爭籃球比賽的成績,爭男人的面子,爭着領先同齡人,成爲所謂的「成功人士」。

還有一些說出來有點離譜的小事,在出差的飛機上,只要旁邊座位上是一個男性,他發現兩個人就一定會在中間的扶手上用手肘頂來頂去,誰都不想認輸。

直到他在佛法裏學到“忍辱”,才意識一個被“爭”束縛的人,到底有多可笑。

離開寺廟的時候,榮晰算了一下,自己在寺廟裏住了8天,期間上了兩天課,課程報名花了450元,全程包喫包住。寺裏的師兄送了他許多佛經、收音機、杯子、茶葉……他提着滿滿當當的行李回到昆明。見慣了壓榨員工的老闆和機構,他被寺廟佈施的愛所打動了。

過去,榮晰做任何決定都喜歡做思維導圖,計算利弊,擇業的時候,他和社會里大多數人一樣,看重收入,工作時長,最重要的是別人的評價,他曾經的理想時薪是500-1000元,一個月得有60個客戶,收入會很可觀。

在寺廟裏,所有的活動都是以直覺和感受爲基礎的,人不用思考什麼,感受當下就行。從寺廟裏出來,他開始有一個念頭,未來找一份自己直覺上喜歡的工作就行。當所有的事情都被極簡化,只剩下衣食住行,他才發現,人是可以壓縮慾望,以極少的成本生存的。”

【水沐角度】——

關於“直覺和感受爲基礎”的體驗,是謂正途。其實這也是心理學的功能之一,尤以非行爲主義的實操派爲主:比如精神分析,比如家排,還有正念療法,以“今日之心”覺察當下,領悟。

一個被“爭”束縛的人,又將如何放下一直以來、”利好“自己的習慣模式,何以爲歸呢?

以極少成本生存可以,只靠“壓縮”人的慾望嗎?!大概率會失望:是不瞭解被委屈過的、“本我”的反彈力吧?!北大弒母案瞭解一下。

所以,就此回顧我們各自人生的“不如意”,都是怎樣地、被『上帝』遣了假,不爲逍遙,只爲鑑證,再或者是爲了重振出發呢?

太多的場所,都是道場,只看有沒有一顆『精進自我』的心。以及,再下一步,看見“精進”的心,也是“我執”,需要修去。

珍惜假期。加繆說“意志也是一種孤獨”。孤獨的時候,尚有我和我靈魂,一樣可以『以物換形,對影三人』。

我是水沐。日日啓發。我們明天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