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泥溜溜到玻璃球

文/丘豸


如果說piaji和杏核都是過去的孩子們就地取材而成的玩具,玻璃球就不能算是自制的遊戲工具了,玻璃珠的工藝複雜難以想象,可不是誰都能自己造出來的。

其實我小的時候,是很難見到玻璃球的。那時候,玻璃球算是個稀有玩物,所以我們開始玩的根本不是玻璃球,遊戲的名字也不叫打彈珠,而是叫玩溜溜。

那時候的溜溜可以說是各種各樣、千奇百怪,有石頭的、泥做的、鋼珠的,玻璃的卻是十分少見。開始接觸這種遊戲時,很多小朋友連石頭的都沒有,就用泥巴自己做,我就做過幾次。

開始的時候,我們用黃泥做。雖然東北老家號稱黑土地,但是黃泥也不是稀缺之物。南臺子是個黃泥坡,不消多大功夫就可以採來很多。弄回家像和麪一樣用水和好,幹稀適度,用手搓成球狀後,放在背光處陰乾即可。絕對不能放在陽光下暴曬,以防裂璺。

其實,放在陰涼處也照樣會裂璺的,只是能夠輕微些。這樣的溜溜球當然不夠結實,稍一用力撞擊,就會破碎幾半。

後來,我們就嘗試更換材料,村裏有一個缸場,那裏有一種泥比黃泥結實,幹了也不會裂璺,相對比較結實。我們又模仿大人燒缸那樣把泥球埋進火坑裏燒製,這樣更會結實很多。

但是,我們拿這樣的溜溜球出去玩,人家是不會允許入夥的。所以,只好給溜溜球升級。

我們開始自己琢磨做石頭的。我們村子西邊有一個石場,就到那裏弄來一些小石頭,然後找個碾盤,用錘子一點點敲擊。

這個工序可不像用泥做那麼簡單,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搞掂。但是我們一旦看到別人玩溜溜時那種開心快樂的場景,就激發出無窮的動力。幾乎可以趕上古人鐵杵磨針的勁頭了。要是學習有這一半的勤奮,可能今生的命運就要改寫了。

這樣製造出來的溜溜球規格可想而知,不會很統一,可謂是七大八小,形態各異。最大的比鴿子蛋還大呢!用手指簡直無法彈動。場地寬闊時,只好握在手裏,瞄準方向往前丟,快趕上打保齡球了。當時我們玩的時候,還沒有把溜溜球作爲賭資輸掉,只是一種儀式上的輸贏。

後來漸漸升級了,土裏土氣的石頭球實在看不上眼了,看到別人開始玩各種花色的玻璃球羨慕得不行。這時候,村裏的供銷社已經有賣,只是沒有錢,看別人玩着急,就得想辦法搞錢。於是利用星期天,帶着鎬頭上山刨根(草藥),晾乾了賣錢。有了錢也不會全部拿來買玻璃球,還要買一些本子鉛筆什麼的,我覺得我還是個挺懂事的孩子。

在玩的時候也不會像有些孩子那樣,把玻璃球當成賭資,只找那些和我有一樣想法的小夥伴玩。

這種玩具,我玩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後來別人送我們家一副象棋,玩的興趣就開始轉移到象棋上了。因爲象棋比起玻璃球來更加高大上,加上年齡的原因,感覺玻璃球有點小兒科,已經看不上眼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