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找隔壁退休的劉大爺,是想交流怎麼養花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西方世界,

每年秋季正式結束那天,

亡魂都會爬上地面,

佔據活人的身體然後留在人間。

教會爲了消除民衆的恐懼,

將11月1日定爲「萬千聖徒之日」,

在這一天爲天主教聖人舉行紀念儀式,

希望藉助他們的力量壓制亡靈。

然而民衆對這個解決方式並不滿意,

惡鬼害人→聖人除惡鬼,

以暴制暴的邏輯雖然沒問題,

但等儀式搞完受害者也涼得差不多了。

求人不如求己,

大家充分發揮民間智慧,

決定採取一種反套路方案:

憑什麼只有鬼嚇人,

我們人也能嚇自己…不,嚇鬼啊!

於是每到10月31日晚上,

人們都會扮成妖魔鬼怪上街溜達。

因爲這個活動實在太好玩,

被推廣到了世界各地,

人們「萬聖節前夜」扮鬼的傳統,

也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19世紀末的芬蘭畫家,

雨果 · 格哈德 · 辛伯格,

Hugo Gerhard Simberg,

也是個不喜歡按套路出牌的人,

不過他對待鬼怪的態度,

跟萬聖夜完全相反:

人扮鬼,

哪有鬼扮人好玩啊。

辛伯格畫中的死神,

外表雖然有點嚇人都是骷髏架子,

氣質卻樸實得一塌糊塗。

帶人進天堂地獄之前要先禮貌敲門,

和小惡魔小朋友遛彎會揹着手,

看老奶奶削個土豆都能看得入迷。▼

覺得畫風幼稚嗎?

可辛伯格畫這些的時候都二十多歲了,

是個妥妥的成年人。

那難道他和梵高盧梭一樣,

都是半路出家自學成才?

並。不。是。

在這之前辛伯格已經在正規藝術院校,

接受了將近十年的系統教育了。

怎麼畫纔像一幅標準的「藝術品」,

他心裏清楚得很。

可能就是因爲太清楚了,

辛伯格總想跳出框框玩點不一樣的。

於是他果斷離開學校,

爲自己找了個見多識廣的新老師。

新老師雖然平時看着正經,

作品中卻偶爾會冒出些奇思妙想。

他在教學上沒什麼限制,

鼓勵學生自由發揮。

拜師第二年,

辛伯格在老師的鼓勵下,

前往英國法國意大利遊歷增長見識。

同樣是歐洲藝術之旅,

別的藝術家都是膜拜文藝復興呀,

參觀盧浮宮藏品呀,

感受古典繪畫的寧靜高雅。

而辛伯格轉了一圈回來,

記住的只有「死人頭」。

辛伯格在這些國家,

看到了許多藝用和醫用的解剖圖集。

歷代藝術大師的作品中,

也經常出現頭骨或骷髏形象。

更別說還有那些,

用真人骨裝飾的墓地和教堂。

不同文化對於死亡的解讀和態度,

對辛伯格造成了巨大沖擊。

也許大多數人對於死亡最初的認知,

都源於當地的信仰和傳說。

就像有些人小時候不怕鬼,

長大後卻慢慢開始怕了,

總不可能是因爲被鬼打過吧。

既然如此,

那如果跳出這個框框,

剝去鬼怪身上神祕陰森的固有印象,

會讓人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嗎?

辛伯格在這一時期,

創作了大量與死神有關的畫作,

有的讓人會心一笑有的令人細思極恐,

但要說其中最特別的一幅,

肯定是《死神花園》。

這幅水彩和水粉畫創作於1896年,

高16釐米,寬17釐米,

現收藏於芬蘭赫爾辛基阿黛濃美術館。

大概這麼大▼

畫中從左至右,

分別用側面、正面、背面,

描繪了三個穿黑衣的骷髏死神。

層層花架上下,

堆滿了各式各樣奇特的植物。

左邊的死神正在澆水,

面前不知從哪個次元伸出的鉤子上,

還掛着塊兒舊舊的抹布。

中間的死神小心翼翼的,

將一株圓圓的藍色花朵摟向胸前,

雙手交疊捂在心臟的位置。

(如果他有的話……)

最右邊的死神只有個背影,

但感覺也是在專心侍弄花草。▼

象徵死亡和永恆的骷髏,

和象徵脆弱生命的花朵被放在一起,

形成一種奇妙的觀感,

讓人重新思考生與死的關係。

死亡真是生的對立面嗎?

還是說在某些情況下,

它也以另一種形式在延續着生命。

辛伯格非常喜歡《死神花園》,

除了這幅彩色的小圖版本,

至少還畫了三幅差不多的素描版。

他從不解釋自己作品,

卻在其中一幅素描上寫了行字:

「死者前往天堂前的歸宿」。

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幾位死神並不是單純的愛好養花,

這些他們細心照料的植物,

其實都是人類的靈魂。

這一系列畫作完成後,

有人說辛伯格創造了一種,

全新的「宗教花園」,

是對《聖經》中伊甸園的曲解,

引起了教會的強烈不滿。

然而幾年後,

可能是因爲辛伯格名氣漸長,

芬蘭坦佩雷地區新建的聖約翰教堂,

還是請了他去創作裝飾壁畫。

辛伯格一頓操作猛如虎,

不但把《死神花園》放大畫到了牆上,

還把12門徒畫成12個光屁股小男孩,

舉着花環繞大廳一圈。

當然論大膽突破你永遠可以相信辛伯格,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

他還把天主教中象徵惡魔撒旦的蛇,

畫到了教堂天頂最高處,

讓進入這個神聖之所的所有人,

都始終沐浴在邪惡的光輝下。

估計教會的領導們驗收時,

心裏只有一個想法:

辛伯格這孫子,

真是老酸筍給小春筍開門,

筍到家了哇!


辛伯格的老師卡萊拉,

本人雖然沒怎麼畫過這類主題,

卻十分欣賞一位愛畫骷髏的畫家:

瑞士象徵主義大師勃克林。▼

之前聊勃克林的代表作《死島》時,

提到過畫中的經典人物:

在冥河爲亡靈擺渡的船伕「卡戎」。

或許是受到老師的影響,

在辛伯格的一幅畫中,

也出現了相似度極高的形象。▼

只是辛伯格畫中的卡戎,

顯然更有上進心,

船上沒帶客戶的時候,

還抓緊時間看書學習提升自我。


藉着萬聖節的氣氛,

給大家看幾個歐洲著名的人骨教堂吧。

前方高能預警,

請非戰鬥人員快速劃過~

今天的「短頸鹿瞎說畫」就到這裏~

其實不管是哪裏的節日,

能讓人們相聚在一起就是美好的。

幾天後就是萬聖夜,

希望大家和朋友們玩得開心,

「嚇」得盡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