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你也好

(Thomas A. Harris, I’m OK—You’re OK: A Practical Guide to Transactional Analysis),說人大抵上要經歷這麼幾個階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I'm OK, and you're OK
想想是這樣的,我們在很小的時候,面對這個世界,被大人們佔領被大人們主導的世界,再看看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當然就是第一種情況:“我不咋地,你也不咋地……”;面對家長和老師的時候,我們經常的窘境是:“我錯了,你們都對……”
這種早期的狀態,常常會影響絕大多數人以後的狀態。早期的“被壓抑”最終可能形成日後的“報復式反應”……於是,絕大多數人弄不好終生都在第二個狀態與第三個狀態之間反覆穿梭:
要麼你行我不行;
要麼我行你不行……
大多數人永遠無法進入最後一個狀態: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以上內容來自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最近我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裏面也講到了這幾個狀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當人們處在“我不好,你好”時期時,屬於悲傷的兒童自我狀態。“我好,你不好”時,屬於父母自我狀態,而且是挑剔型父母狀態。

處於“我不好,你好”狀態下,最極端的結果是“自殺”,而處於“我好,你不好”狀態下最極端的結果是謀殺。

我個人最能理解“我不好,你好”的狀態。這可能與我的成長經歷有關。我跟書中的蛤蟆一樣,小時候也經常被大人責罵。只不過責罵蛤蟆的是他的父親,而責罵我的是我的母親。在責罵甚至是打罵中長大的我,內心特別脆弱。受不了外界的一點批評,因爲我會將外界的批評放大,然後在內心責罵自己,從而產生自責和內疚。長期對外壓抑着自己的憤怒。

這樣一來,跟我接觸的人都覺得我性格溫和,很好相處。因爲即使人家對我不好,或者是人家做了讓我很憤怒的事情,我也很難去跟他們正面衝突,而是選擇默默承受,然後自己再慢慢的把我的憤怒情緒消化掉。而與此同時,我更會在內心裏責罵自己軟弱無能。

但如果與我長期相處走得非常親近的人,比如家人。他們卻說我是脾氣很大的人。因爲在外面壓制太久的怒火,會在跟親近的家人相處中爆發。我想這裏面可能是因爲潛意識覺得無論我脾氣好壞,我跟家人的血緣關係不會斷掉。

也有可能是因爲小時候的家庭氛圍給到我的就是委屈和壓抑,所以我產生了報復心理?(這一點是我的客觀猜測,我不太確定)

但時至今日,已經解開心結並與家人和睦相處的我,再回過頭去看待曾經的自己時,有一點,我覺得我曾經做得不對。就是隻對家人發脾氣,而不跟家人好好溝通。這樣子就導致與家人的關係容易走遠。

不過,那時候的我認知有限,也確實不太可能做到有效溝通,連敞開心扉都做不到更別說好好溝通交流了。

另外細細想來,我好像沒有過“我好,你不好”的狀態。我是很容易看見別人的好,但是我也常常用別人的好來對比自己的不好,從而傷害自己。

如果我們能夠進入“我好,你也好”這樣的狀態,就是進入了成人自我狀態。有更多的獨立性和理性思考。

笑來老師也說他也是在42歲才進入了“我好,你也好”的狀態。他對於進入我好你也好狀態非常難的可能的解釋是這樣的:

“你在某個或某些方面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承認,纔可能真正做到心態平和。”

我想這也是我如今還沒能完全達到“我好,你也好”的狀態的原因吧。不過幸運的是,在某些時候或者說對於某些人,比如家人,我已經常常會有“你好我也好”的狀態了。至於其他時間場合,我再繼續努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