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訣3.6.10火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帖木兒與明朝

3.6.10火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帖木兒與明朝


小武抿嘴微笑道:“帖木兒暫且安撫了明朝使者,繼續僞裝出了弱勢的樣子。但對於歐洲一衆使者來說,卻覺得面對明朝來人的‘無禮’,帖木兒大帝無可奈何、不敢動粗;顯然大家都需要重新認識一下亞歐大陸的局勢了。”


八角微笑道:“重新認識一下也不是壞事,然後才能得出正確的認知。事實上在15世紀初沿着絲綢之路,亞歐間實力的確存着一個不等式:明朝>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西歐諸國。此後,歐洲人常常寫出《後帖木兒時代的XXX分析》一類的許多文章,可見他們對亞歐全局的認知的確跟以前不一樣了。”


圖表27十五世紀亞歐實力不等式


小武點頭笑道:“此前由於距離太遠,亞歐大陸兩端處於隔絕的狀態,故彼此認識不深。自帖木兒以後,亞歐各國對天下全局有了更直接、更明確的認識,倒也的確不是壞事。”


八角捋須道:“到了1404年底,帖木兒已然做好了東征的一切準備,在即將69歲的時候(實際年齡或許還要加上五六歲),踏上了一生中最後的征途。”


“當然,即使東征一切順利,估計也得要5到10年的時間;到勝利的時候帖木兒說不定快要80歲了。不過他自信要比成吉思汗長壽---後者只活到了65歲。”


小武哂道:“帖木兒真是有迷之自信啊?雖然他很厲害、這點我也同意,但是西亞的帝國畢竟實力有限,又怎能確保擊潰中國?更何況中國也在強盛之時?”


“難道說,跛豪只是想滿足自己‘征服一切’和‘名垂宇宙’的慾望,便不顧一切現實困難?將無數歐亞百姓都陪綁在自己目標上?當然,我知道因爲帖木兒猝死、東征之舉最終作罷,但如果他真能活到80歲,你覺得他有勝算嗎?”


八角呷了一口茶,緩緩吐了一口氣,道:“依我看,他不見得有勝算,但也不見得會敗。跛豪的目標可能會部分實現。然而無論如何,這種動態模型的預測複雜度超出想象。”


“而明朝的情況,也不是如你所說的、正處於強盛之時。因爲朱棣剛剛篡位成功,全中國上下不服他統治的人多得是,恐怕明成祖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完全理順內部關係。”


“換句話說,朱棣要想凝聚中華全國的所有兵力,萬衆一心地去對抗帖木兒大軍,暫時還辦不到!這也是帖木兒急着要儘快東征的原因---不想留給新登基的永樂帝足夠時間來擺平內部矛盾。以快打慢的話,他便可以充分利用明朝內部不團結的有利因素。”


小武微微張大了嘴巴,皺眉道:“原來對敵的‘天時’的因素竟是有利於帖木兒一邊的!畢竟帖木兒的威望正處於最鼎盛時期,部下對他的信心正處於最高點,無人會質疑他的領導!”


“而在明朝這一邊,永樂帝還沒有時間去證明自己的‘雄才偉略’;反而很多人認爲他是篡位的‘亂臣賊子’。真要打起來,那些人會不會投敵還是兩說的事!”


八角微笑道:“再從‘地利’的角度上看,明朝有一定優勢。但若帖木兒先佔領了蒙古草原,統一了韃靼和瓦剌,那這個優勢也有限,因爲明長城此時未必建得很完善了。”


“最後從‘人和’的角度上看,帖木兒有一定的優勢---因爲他肯定能征服北方的蒙古各部,只是花費時間長短的問題。再者明朝疆域內也有大量的回教徒,懼怕被漢人所消滅,也不願意被漢人歧視---這些都是支持帖木兒的潛在力量。”


小武點了點頭,籲出一口氣道:“原來對敵的‘人和’因素,居然是帖木兒佔據上風!不過我看也未必盡然,因爲一切都是動態的;拉攏策反也好、征服也好,總都需要時間。”


“即使帖木兒征服了北元所有殘部,很可能五年都過去了;那時候永樂帝想必已經站穩了腳跟,擺平了內部各種問題,便可騰出手來,與敵方全力相搏、大打出手了。”


八角呵呵大笑道:“如果那樣的話,肯定會出現一場‘火星撞地球’式的超級大戰役!其規模縱然是安卡拉大決戰也萬萬不能比的。然而歷史並沒有如果,帖木兒帝國和明朝最終沒有打起來,所以火星和地球也就‘擦身而過’了。”


“不過,帖木兒的目標也有可能部分實現,原因是他讓探子們打探的最重點,正是北京城周圍。這也暗示着,他可能把征服北京、也就是蒙古皇帝以前的首都,列爲最高目標!”


“要想消滅整個中國,對他這一代人來說並不現實。但只要攻下了元故都北京城,擺平了明朝的北半邊,便算達成了所有的目標,也就足以證明跛豪是‘無所不能’的征服者了!”


小武恍然道:“如果能夠拿下北京城,跛豪的一生也就大圓滿了!而且此舉可將明朝封在南方,陷入同宋朝一樣無險可守的窘境。然後把剩下的征服工作留給後人去做,帖木兒也足夠封神爲‘無遠弗屆的征服者’了!”


圖表28明朝與帖木兒帝國的對峙

圖片來自互聯網


八角點了點頭,捋須笑道:“對於永樂帝來說,他也探知北京一帶始終面臨着最大的威脅---要麼帖木兒來打、要麼北元殘餘勢力來打,所以集中全國資源穩固北京城及周邊防禦是極其重要的---何況北京還是朱棣就任藩王的老巢。”


“事實上,雖然帖木兒因暴死而沒來中國,聽說他塑造了一個‘建文帝’的替身也沒來;但是本雅失裏仍然來了---離開了帖木兒的支持,他還是有可能改變草原上的形勢。”


小武大奇道:“帖木兒本人都無法支持北元的太子了,本雅失裏還敢回來中國?”


八角呵呵大笑道:“其實他不想走,其實他想留。但是帖木兒的兒子們不同於其父,對征服中國沒有興趣、也沒有信心,寧可繼續充當明朝的藩屬國、穩定自身的亞洲西方霸主地位就蠻好了。所以他們不會給本雅失裏‘大汗’好臉色看,不願意繼續花錢供着這尊‘大神’,而是希望他早點離開河中地區。”


小武恍然點頭,道:“所以本雅失裏無法在撒馬爾罕久住,只得重歸大草原了?”


八角微笑道:“正是,而他的身份就是一面大旗,自然有北元殘餘勢力想擁立他。得到了北元太子迴歸的確切消息以後,永樂皇帝便派大軍前去大草原討伐,結果卻因將領水平不行而大敗而歸。”


“於是在永樂7年(1409年),朱棣進行了北方總動員(長江以北軍隊)、率領50萬大軍親征蒙古,一直深入到斡難河畔(成吉思汗的發祥地),方纔大敗本雅失裏。”


小武震驚道:“永樂皇帝的御駕親征竟然是如此規模!這個實力同帖木兒對決也足夠了!不過到底是來晚了幾年,沒趕上帖木兒,卻讓本雅失裏給受用了!”


八角大笑道:“正是如此,但本雅失里根本受用不起。在朱棣大軍的持續追擊下,本雅失裏逃去了新疆,於1412年被瓦剌人所殺。”


“但是這也沒讓朱棣滿意。爲了斬草除根,其後10年中他又親征了大草原四次,直到北元殘餘勢力都被打得一蹶不振爲止。至此,明朝基本不再擔心西北的威脅了。”


小武哈哈大笑道:“想來這也是明朝最威風的時候了吧?不過朱棣的高光時刻要比帖木兒來的晚一些。至少在其過世以前,帖木兒仍是亞歐大陸無敵的征服者。”


八角微微點頭,道:“1405年初,帖木兒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出發。因隊伍太長,前鋒已經進入了東察的亦力把裏(新疆),大部隊依然還在撒馬爾罕附近。”


“此時有幾位風塵僕僕的信使從北方趕來撒馬爾罕,發現帖木兒本人已經出發、但是尚未進入新疆,於是快馬加鞭地追了下去。”


小武疑惑道:“從北方而來?”


八角捋須道:“在半道上的帖木兒聞訊後,便停下來接見了他們,原來是也迪古汗派來的使者。這個也迪古(Edigu,或譯額地該),正是帖木兒所立的金帳汗國新任大汗的弟弟。”


“也迪古兄弟與脫脫迷失同爲黃金家族朮赤系的後代,但是彼此數代仇殺,仇深似海---所以帖木兒支持他們。此時,帖木兒的投資終於得到了回報,也迪古派遣信使將一個天大的喜訊以最快速度通報給他。”


小武詫道:“天大的喜訊?”


八角微笑道:“多年來,也迪古一直在金帳汗國的全境、搜捕已失勢的脫脫迷失---然而後者屢屢‘脫脫’、而追他的人屢屢‘迷失’。1404年,也迪古終於在錫伯利亞秋明州的冰天雪地裏追上了他,將其殺死。”


“證實了金帳汗國曾經的中興大汗脫脫迷失確實已死之後,也迪古立即派出兩路信使---一路向西去通知兄長大汗,一路向南去通知帖木兒大帝。達成了大家都期盼多年的目標,也迪古也算是立下了大功。不過此後,他的後代同脫脫迷失的後代仍要繼續仇殺下去,直到皈依了東正教爲止。”


小武恍然大悟,呵呵笑道:“脫脫迷失也真是一隻狡猾之狐呀,在持續的追捕之下、居然一直逃亡到了這個時候!”


八角捋須微笑道:“對於帖木兒來說,脫脫迷失這位生命力極強的好基友、兩伐金帳汗國都沒能徹底解決。如今,這個畢生的對手終於授首伏法,怎麼不是天大的喜訊呢?”


“況且帝國的傾巢東征已經開始,撒馬爾罕都城空虛,唯一的隱患正是不知道躲在北方哪疙瘩的脫脫迷失。如今隱患已經排除,也迪古汗兄弟重申了金帳汗國對帖木兒帝國的效忠,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小武恍然笑道:“明白了。此時帖木兒肯定就像曹孟德在赤壁大戰前那樣志得意滿,痛飲達旦是必須的!”


“只有高歌一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方能一抒霸主胸懷、豪氣沖天,然後再向東方進軍、進而一統天下!”


八角呵呵笑道:“收到這個令自己功德圓滿的好消息之後,帖木兒當然要大肆慶祝一番!而且要全軍將士一起停下來聯歡。”


“當然,金帳汗國的威脅徹底解除,這本來就有鼓舞士氣的作用。痛飲美酒、歡歌達旦、諸將慶賀、俾睨天下,原本也沒有什麼不妥,唯一的問題是帖木兒低估了自己的年齡。”


“第二天清晨,當諸將入帳來請示進軍安排的時候,赫然發現帖木兒大帝已經突發腦溢血而亡---樂極生悲,他也只不過比好基友脫脫迷失多活了幾天而已。”


圖表29帖木兒時代紀年簡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