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訣3.6.11最終的突厥帝國---征服者法提赫

3.6.11最終的突厥帝國---征服者法提赫


小武搖了搖頭,惋惜道:“一代霸主帖木兒,竟然酒後猝死,真是樂極生悲啊!不過,這避免了中國跟西亞之間的曠世大戰,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八角捋須點頭道:“帖木兒死後被運回撒馬爾罕安葬---從此他是這座名城永恆的英雄。當地也一直流傳一個謠言,說帖木兒的墳墓不能被掘開,不然會引起天下大戰,造成生靈塗炭。”


“後世當中亞五國歸屬蘇聯的時候,當政領導人斯大林對謠言不屑一顧,堅決要求蘇聯專家掘墓研究一下。於是富麗堂皇的帖木兒陵墓終於被打開了。然而僅僅10天以後,納粹德國便撕毀了蘇德互不開戰協議,對蘇聯展開了規模空前的突襲,令蘇聯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損失,幾乎導致亡國!”


小武哈哈一笑,道:“還有這種謠言?而且居然能夠成真?不過傳說姑且不論,我也理解中亞人民對帖木兒的敬畏,但是斯大林又爲了什麼?他好像跟帖木兒苦大仇深似的?”


八角搖搖頭,嗤笑道:“我怎知道斯大林爲了什麼?或許因爲他是格魯吉亞人吧。帖木兒生前的軍事行動,讓地球減少了1300萬人口,其中小太和嶺就是重災區。或許在斯大林從小長大的過程中,一直聽大人說帖木兒是個惡魔等等---這種仇恨教育也是可以理解的,何況革命無產者豈懼惡魔?”


“不過帖木兒除了擅長屠殺以外,更加弔詭的是,一貫自詡爲‘真回回’的他所殺之人絕大多數都是‘回回’。無論是東西察合臺汗國、德里蘇丹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故地、白羊王朝、黑羊王朝、馬木留克、奧斯曼突厥,全部都是回教國家。恐怕這是因爲、阻礙他去征服世界的人主要都是回教徒,所以必須如此。”


小武點了點頭,微笑道:“帖木兒是想先行統一伊斯蘭地區吧?然後才談得上征服世界。然而這第二步行動根本沒有時間去做,所以只完成了第一步。”


“也難怪歐洲信奉天主教和東正教的人會喜歡他,因爲帖木兒畢竟殺基督教的人數很少,而殺伊斯蘭教的人數極多!”


八角捋須笑道:“不錯。而在這一特點上,奧斯曼突厥跟帖木兒是完全相反的。從一誕生開始,奧斯曼突厥就以羅馬和歐洲、而不是其它回教地區爲最大的假想敵。並且奧斯曼帝國就是在征服羅馬和東歐的進程中不斷壯大的,更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亞歐的文化,所以帝國一直延續到了近代而沒有消亡。”


“尤其是安卡拉大決戰幾十年後,奧斯曼的穆罕穆德二世蘇丹(簡稱‘穆二’)、因爲最終消滅了羅馬帝國而名垂青史---他也是繼帖木兒之後的新一代‘征服者’(Conqueror),足令奧斯曼突厥壓軸登上‘史上五大突厥’榜而綽綽有餘,因爲最後出場的最閃亮!”


小武大驚,道:“什麼?穆罕穆德二世蘇丹竟然更加閃亮?快請好好說說!”


八角想了一想,笑道:“安卡拉之戰以後,雷霆的幾個兒子大都逃去了歐洲。很快他們就各自發展---有的控制了希臘、有的控制了保加利亞、有的回到了小亞細亞。”


“隨着帖木兒大軍的遠去,他們互相廝殺了大約10年,所以蘇丹的位子也空缺了10年,直到穆罕穆德一世(雷霆的兒子、簡稱穆一)重新統一了奧斯曼帝國。”


小武笑道:“好吧,奧斯曼帝國果然死灰復燃了!”


八角捋須道:“但是你得記住一點,奧斯曼突厥的歷史一貫比較複雜。一方面,有繼承權的王子互相廝殺乃是他們的傳統;另一方面,每個王子都會拉攏外援(或藉助通婚)而建立屬於自己的聯盟。因而周邊的每個政權、往往說不準是敵是友,抑或身份在不住轉化。”


“比如說,東羅馬雖是奧斯曼宿敵,但也曾聯合雷霆的一個兒子而攻擊另一個。直到穆一跟馬木留克又打了一仗,將其歐洲部分的阿爾巴尼亞搶下,帝國才大致重新穩定了下來。”


圖表30奧斯曼帝國的傳統核心部分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張大了口,點頭道:“奧斯曼的很多細微曲折之處的確很難弄明白,而且依我看,就連他們的突厥血緣都很存疑!我從電視上看,很多土耳其人的長相已經跟希臘人、保加利亞人相差無幾,根本沒法分辨出來!”


八角笑了笑道:“所以今天的小亞細亞人,大都覺得自己是歐洲人;就算是參加世界盃足球比賽,也想被分入歐洲組,雖然這裏仍是亞洲土地。不過在名義上,奧斯曼突厥仍是信奉回教的亞洲蠻族之一;在精神上,他們還是要同歐洲的基督教聯盟展開聖戰,成爲‘征服者’。”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說起奧斯曼的地形,就離不開黑海和地中海、甚至還有裏海---他們夾在幾大海洋的中間,所以非常重視海軍的作用。在這方面他要遠強於帖木兒帝國,並且與同樣靠海的馬木留克不住爭鬥,直到將對方打成自己的附庸屬地爲止。”


圖表31鼎盛時期的奧斯曼疆域(16世紀)

圖片自來互聯網


圖表32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17世紀)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翻看了好幾張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圖,驚歎道:“除了小亞細亞核心地區以外,奧斯曼突厥人還征服了整個南歐、中歐、小太和嶺、兩河流域、紅海兩邊,以及整個北非!這種武功實在是驚人的!”


八角抿嘴微笑道:“奧斯曼帝國如此之大,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被逼的’!”


“雖然同爲征服者,奧斯曼蘇丹和帖木兒大帝的風格還是有所不同的。帖木兒的很多征服行動都是主動的---他若不去打別人,別人未必敢打他;然而奧斯曼地處歐亞之交、四戰之地,就算有時不想出徵,但源自東南西北的敵人,都會不斷進攻它,必欲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


小武若有所思,點頭道:“原來是這樣呀,奧斯曼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八角接口微笑道:“所以奧斯曼帝國的四處征服有一半也是被迫的---出於生存需要,根本停不下來。”


“舉個例子,木拉提二世蘇丹(Murat II,穆一之子),一直有着一顆嚮往田園生活的心;但自繼任蘇丹之後25年,一直都在不斷打仗,始終無法追求不問世事的逍遙生活。”


“1444年8月,厭倦了長期刀頭舔血生涯的木拉提二世,終於同匈牙利國王及小亞細亞東部的卡拉曼侯國簽訂了爲期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隨後將蘇丹之位傳給年僅12歲的兒子穆罕穆德二世(簡稱穆二),正式‘金盆洗手’之後就去風景如畫的鄉下居住、追求‘詩和隱居’去了。”


小武失笑道:“還有這樣的蘇丹?原來他是想當一個逍遙的‘太上皇’呀,光享受、不幹事、無責任!這種逍遙生活實在爽!”


“不過說起來,木拉提已經當了25年蘇丹,應該算是有資格退休了。而且他跟敵手們簽了10年和平之約,10年後穆二也22歲成年了,當家作主也沒問題了,可見當父親的木拉提二世也算是安排的很周到了。”


八角呵呵笑道:“然而即使他想‘退出江湖’,敵對勢力卻並不打算放過奧斯曼!僅僅一兩個月後,聽說奧斯曼的蘇丹換成了一個小孩子,歐洲各國便撕毀協議、大舉出兵而來撿便宜,規模甚至遠超了最高估計!”


“這次出動的歐洲聯軍又包括十多個番號---不僅以匈牙利人爲首,而且主力還有波蘭人、波西米亞人(德國南部)、羅馬尼亞人,另外還有小部分的捷克人、教宗騎士、條頓騎士、波斯尼亞人、克羅地亞人、保加利亞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


小武張口結舌,連連搖頭道:“歐洲國家真是‘趁你病、要你命’啊?別說給10年和平時間,連半年都不肯給!”


八角捋須呵呵笑道:“敵方的陣仗如此規模宏大,年僅12歲的穆二蘇丹如何對敵?他一個小孩子在軍中又有何威望?本方有多少部隊、駐紮在哪裏都不知道,連將軍的面都不認識!故他只能寫信送去鄉下,央求老爸出山救命。”


“然而,剛剛隱居快活了幾天、嚐到了退休生活甜頭的‘太上皇’拒絕出山,毅然回信給兒子道:‘你是蘇丹,你做主!爸爸已經退休了,現在應該是你去爲你的國家做貢獻的時候了’!”


小武大笑道:“這位老爸還真是‘大撒手’啊!跟中國式的‘太上皇’完全不一樣呀。中國曆來的太上皇多半是‘人退心不退’,而且還扭扭捏捏、權力慾放還收!”


八角嘿嘿笑道:“比起老子的回信,你更加想不到的是兒子的反應。氣憤的穆二馬上又寫了一封回信,派人送去鄉下交給木拉提。”


“在信中,穆二對老爸說:‘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是帝國的蘇丹,那麼請你出來,率領你的軍隊去打仗;如果你覺得我是蘇丹,那麼我命令你,馬上出來當元帥,率領軍隊去打仗!’”


小武‘譁’地一聲驚道:“總而言之,老爸必須去打仗?”


八角笑道:“接到這封帶有威脅意味的回信後,木拉提二世只得告別了夢想,提前結束了退休生活,重新披掛上陣、統領軍隊上前線。”


“就在1444年11月10日,兩軍在瓦爾納(Varna,保加利亞東部)一帶進行了大戰。結果歐洲聯軍大敗,匈牙利兼波蘭國王當場戰死(匈牙利國王空位、故由波蘭國王兼領)。”


“但是木拉提二世並不知曉此事---他繼續領兵在戰場上浴血奮戰,3天以後才得知本方已經勝利了!穆二蘇丹也終於得到了安慰!”


圖表33瓦爾納戰役位置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哈哈一笑,點頭道:“歐洲的聯軍總是來歷很混雜,雙方着實進行了一場大混戰呀!此戰過後,木老蘇丹的退休計劃有沒有泡湯?是否他必須一直髮揮‘餘熱’?”


八角微笑道:“還好,戰後他解甲歸田、在鄉下優哉遊哉了兩年---也算是美夢成真了。然而在1446年,奧斯曼禁衛軍發動了政變,14歲的小蘇丹穆二依然搞不定局勢。”


“於是‘太上皇’只能再次出山。木拉提二世重任蘇丹以定大局,直到5年後過世(1451年)。從那以後,19歲的穆二重新成爲了帝國蘇丹,也終於可以獨撐大局了!”


小武目光閃爍、若有所思道:“別人家十幾歲的孩子(teenager)啥都不懂,可是同年齡的奧斯曼王者穆罕穆德二世卻早已上下沉浮、飽經滄桑了!”


八角點了點頭,捋須含笑道:“奧斯曼突厥的內憂外患幾乎從未停止過,這就是他們不斷拼搏、不斷東討西伐的原因。”


“然而歐洲敵手的日子也不好過。比如瓦爾納戰役讓匈牙利和波蘭都失去了國王。原本那兩國就很難找出有王位繼承權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年紀才23歲,結果又戰死了。其後兩國內部更是爭鬥不休,都亂成了一團。”


小武點了點頭,道:“好吧,看來在那個大時代,和平退休的美夢永遠都是奢望。所以,當20來歲的穆二真正掌權之後,他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南征北戰,對嗎?”


八角點頭大笑道:“不錯,穆二纔是歷史上最以尚武好戰著稱的蘇丹!從1451年正式掌權開始、直到1851年過世爲止,其在30年的統治期內親自統兵出征26次,戰無不勝,所以綽號叫做法提赫(Fetih)!”


“Fetih稱號來自阿拉伯語,意爲‘征服者’,與英文中的Conqueror完全一樣。”


小武的身軀突然一震,Fetih這個稱號終於讓自己想了起來---參考資料上說他是奧斯曼突厥600多年曆史上最偉大的蘇丹,而且沒有之一。


八角繼續道:“由於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危機四伏,所以法提赫從未放鬆過學習和提高。”


“穆罕穆德二世熟練掌握了多種語言,以便充分閱讀衆多敵友的文化典籍---包括土耳其語、亞美尼亞語、希臘語、斯拉夫語、希伯來語、波斯語、拉丁語、阿拉伯語等八種語言。從好學不倦這一點來看,他也是歷史上特別有文化的一個奧斯曼蘇丹。”


圖表34征服者穆罕穆德二世

圖片來自互聯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