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9種焦慮徵兆,父母要及時應對

依依考上市重點高中,是件很開心的事,但上學不到一個月,就哭着跟媽媽說:“我不想上學了,摸底考試沒考好,上課老走神,作業不專心,背東西也背不會,看到別人專心學習自己就心慌,越着急越學不進去,完了,我沒法上學了......"依依媽媽很緊張,不得已跟學校請了三天假,在家的時候孩子好些,但一提上學孩子還是牴觸。

本來優秀的孩子,到學霸雲集的環境,一時接受不了名次不靠前的現實,有焦慮症狀。其實這是很多孩子要面對的事,當下社會發展快,壓力大,焦慮症、抑鬱症現象已經走進孩子,嚴重的棄學、自殘,甚至跳樓、離家出走等,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孩子維繫家庭的歡樂,青少年心理健康已經發展成社會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如果我們對孩子的焦慮症狀能提前識別,並且能正確引導,就可以讓孩子遠離焦慮。


《家庭焦慮情緒手冊》的作者吉祥老師,是哥倫比亞大學臨牀心理輔導碩士,這本書結合她多年臨牀經驗,給處在現代緊張生活節奏中的人們帶來福音,針對成人焦慮和兒童焦慮,書中有很多實操的方法,幫助我們認識焦慮,釋放焦慮。其中針對青少年焦慮,從原因剖析到如何應對,都有專業指導,幫助父母養育不焦慮的孩子。

一、青少年焦慮徵兆識別

孩子焦慮症兆有哪些?書中提到主要有以下9種:

1、上課或者做作業的時候很難集中注意力。

2、在相當長時間裏出現睡眠問題,要麼特能睡,要麼睡不着覺,甚至有夢遊、做噩夢等情況,年齡小的孩子還有可能尿牀。

3、在持續的一段時間,飲食習慣和行爲有明顯改變。比如孩子以前一頓喫一碗飯,但最近他一頓能喫兩碗飯,以前愛和同學出去玩,現在悶在家裏不出門。

4、情緒衝動易怒,或者焦躁不安。不能讓人說,一說就“爆炸”,常跟父母頂嘴,沒法控制情緒。

5、消極低迷狀態。凡事不往好處想,總擔心考試考不好,或者跟同學關係處理不好等等。

6、常覺得精神緊張,很疲憊,休息不過來。

7、經常莫名其妙地哭泣,即便沒遇到什麼事兒,也動不動就哭。

8、很固執,錯的事情也拒絕調整或改變。

9、經常抱怨肚子痛或者身體不舒服,但檢查也沒事。

上述症狀符合5條或5條以上,孩子很有可能患上慢性焦慮症,父母要注意。

二、爲什麼焦慮?

孩子年齡小小,爲什麼會焦慮?《家庭焦慮情緒手冊》中說到,兒童焦慮的4個誘因:

·和父母情緒失聯

·學業壓力

·校園霸凌

·同輩壓力

1、和父母情緒失聯

父母平時關注孩子少,孩子有情緒時,父母體察不到。

尤其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身體正發育;心理上,開始探索自己的社會定位;認知上,有更多維度的思考,情緒上,會因爲青春期荷爾蒙紊亂,大起大落......面對這一系列的成長問題,如果和父母很少溝通,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會很迷茫,有些事情不知跟誰說。

往往是孩子跳樓,或者抑鬱、自殘,家長才驚訝發生了什麼,平日沒注意到孩子有異常。雖然每天都回家,但彼此交流少,孩子情緒不穩定時,你沒有察覺,這是情緒失聯。

2、學業壓力

在社會大環境下,難免遇到這樣的問題,無論家長對孩子要求高,還是孩子自身要求高,因爲學習“壓力山大”產生焦慮。

3、校園霸凌

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欺負,不敢跟家長說,自己忍氣吞聲,但又很恐懼。有部電影叫《悲傷逆流成河》,說的是學校霸凌合夥欺負一個女生,各種排斥、造謠、詆譭等,孩子承受巨大的壓力,最後被逼跳河自殺。

4、同輩壓力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隨着年齡越來越大,他很看重和同學、朋友之間的關係,如果被別人排斥、嘲諷,孩子心裏難以接受。還有的孩子本身內向不合羣,但希望被認可,爲融入他人,他勉爲其難去做些自己本不願做的事,努力想被接納,因此產生焦慮情緒。

三、如何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首先,建立情緒連接。

父母接納孩子情緒,不僅是孩子開心時的積極情緒,更重要接納消極情緒,有些家長喜歡孩子開開心心,孩子不開心時不懂得如何處理。比如孩子和同學鬧矛盾生氣,或者考試考不好難過,家長卻說:“多大點事,這也生氣。”或在孩子哭的時候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許哭。”

這是在否認他的情緒,孩子認爲,我難過是不對的,我被人欺負,回來還得挨吵,他怕你吵他,以後不再跟你說。如果孩子有情緒,不跟你交流,父母就很難發現孩子情緒有問題,更沒辦法幫他疏導,所以,不要只接受孩子開心、積極的時候,要接受他全部的情緒,無論開心、生氣還是憤怒,往往越是這個時刻,孩子越需要你。

有的父母經常批評孩子,指責孩子這不好那不對,孩子根本不願和你在一起,更別說溝通,假如有人總批評你,評價你對錯,你見了他也想躲遠些。

有家長說我現在想跟他溝通,但孩子拒絕怎麼辦?作者吉祥說,你可以向他請教,比如孩子愛玩遊戲,你想打開僵局,增進親子關係,你可以下載同款遊戲軟件,請教孩子,讓他教你玩,增加互動的同時,他也有成就感。生活中家長適當示弱,請孩子幫忙,讓孩子有價值感,也是改善親子關係的方法。

第二、緩解學業壓力。學習壓力大是客觀事實,不好改變,但作爲家長,孩子“壓力山大”,我們要更多地給到孩子自信,平常多誇讚孩子,同時注意別要求太高。

1、誇讚孩子要講究正確的方法。

誇孩子要稱讚他學習的過程和他在過程中表現出的品質。注意誇獎不要側重誇天賦、誇成就或比較型誇獎,要誇努力,誇品質,並且隨時誇。

“孩子你真聰明。”這是誇天賦。

“孩子這次表現不錯,考了前三。”這是誇成就。

“孩子不錯啊,有進步,下次你要考過誰誰誰,比他強。”或者“你看誰誰誰又考了100分,我覺得你不笨,下次你也考100分。”這是比較型誇獎。

誇天賦,如果孩子做不好,會認爲我笨;單純誇結果,如果做不好,父母就不認可,孩子沒有必勝的把握,就不敢做有挑戰的事;比較型誇獎,你看誰誰,嘴裏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一方面引發孩子的自卑感和羞恥感,一方面引發孩子攀比心和嫉妒心,還有可能導致孩子間相處不好,之前網上曝光過某中學的孩子是班級第二名,總也考不過第一名,後來用刀子捅死第一名的慘事。

上述誇獎方式,增加孩子焦慮隱患,考不到好結果,就得不到爸媽認可。父母應該怎樣誇孩子,不給孩子壓力,真正幫孩子建立自信?

要注意,側重誇努力的過程,無論結果怎樣,引導孩子更看重過程,不強求結果,孩子就敢於迎接挑戰,繼續努力。

另外注重誇孩子品質,而不是提更高的要求。有些家長心急,在誇孩子的時候,總對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比如:“寶貝非常棒,這次考進前十名,加油,下次爭取進前五!”

這個誇獎不但側重結果(進前十)的表揚,還提出更高的要求(下次進前五),能進前十對孩子來說已經不易,你還要他進前五,孩子壓力更大。

放下高要求,側重誇品質,這樣誇:“考進前10名,你太厲害了,上次你說課程跟不上,我還擔心,結果你的抗壓力這麼強,能考出這麼好的成績,媽媽看到你每天很努力地作業、複習,媽媽爲你這種韌勁和堅持感到驕傲。”

側重於過程,考這麼好的成績,是你平常努力的結果。誇品質,對孩子來說屬於可控範圍,誇他能堅持、有韌勁、抗壓力好,孩子更注意發展這方面的品質,而如果期待下次進前五,孩子感覺難,就會焦慮。

書中還說到,要隨時誇。不要在孩子眼裏,你的誇獎多不容易,只有在拿到好成績的時候纔會誇。我們平常要多練習誇孩子,無論學習還是生活,譬如孩子幫忙做家務等都可以誇,孩子得到更多認可,就會更自信,更有成就感。誇的方式不侷限於語言誇獎,還有肢體誇獎,如擁抱孩子、跟孩子擊掌等,來表達你對孩子的認可。

這裏切忌父母不要刻意給孩子施壓,尤其對高中生,本來壓力大,你強調要是學不好,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出人頭地,將來沒房子沒車等,孩子就更焦慮,要正確引導孩子,從各個層面建立孩子幸福感,成就感。

第三、拒絕校園霸凌

孩子面對校園霸凌的時候,有的不願意跟父母說。原因很多,害怕被父母罵,“他怎麼不打別人,就打你呢?”還有因爲不想讓父母擔心,也有覺得跟父母說了也白說,他不理解你。不敢跟父母說,獨自面對,但又很恐懼。

針對校園霸凌這種事,父母從小就要教育孩子,任何人都不可以欺負你,一定要勇敢保護自己。父母平常擺明態度,一旦遇到霸凌,請相信父母,會永遠站在你身邊支持你,遇到霸凌不是孩子的錯,不要單方面要求孩子勇敢,告訴他,父母和你一起面對。

當然,父母不要過激處理,和孩子商量,在尊重孩子意見的基礎上一起面對,有必要時可和老師溝通或霸凌家長溝通。

第四、正確看待同輩壓力

書中說,家長在跟孩子相處過程中,要把他當成你的同輩,當成你同事或朋友,一定要做到尊重孩子,不要對他耍權威,孩子人際關係受挫,其實想要認同感,在學校被人排斥,回家也被否定,孩子情緒自然消極。像同輩一樣尊重孩子,贏得孩子信任,做他的支持者,孩子有問題才願意和你一起面對。

以上針對不同原因,父母應該怎麼幫孩子緩解焦慮。其實,預防焦慮的關鍵,更重要在平常。

四、和孩子如何相處,才能培養不焦慮的孩子

1、用“優秀”代替完美主義

作者吉祥說,“用接納的愛替代完美主義”,完美主義型父母不接納孩子,你只有考得好我才認可你。父母一定要認識到,這種觀念不可取,這種完美主義思維方式,直接影響孩子,對自身挑剔,面對挫折孩子承受不住。

作者強調用“優秀”替代完美,說孩子你很優秀就可以,沒必要凡事要求太完美。“優秀”的意思是在大部分時候盡力做好即可,有完美主義信念中好的方面,卻去掉完美主義信念中不健康的部分,比如說不切實際的自我期待,對自我太苛刻等。

優秀依然是高標準,但它讓父母不再因孩子失敗而憤怒、失望,甚至收回對孩子的愛。優秀鼓勵孩子接受失敗,並且他會明白,在獲得成功前經歷失敗是必然的,當孩子對失敗不再感到恐懼,並且知道無論他夠不夠完美,父母都無條件愛他,接納他,他就會勇敢面對挫折。

2、同理心溝通

《家庭焦慮情緒手冊》中強調,父母和孩子相處中,一定要做好溝通,溝通阻滯的親子關係,孩子焦慮,情緒異常,不跟你說你發現不了。如果你是孩子信得過的家長,他有難事自然會跟你說。

如何增進親子關係,贏得孩子信任?父母注意平時交流中運用同理心溝通技巧,能帶有同理心認真傾聽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在跟你聊的時候,切忌不要打斷他,父母容易關心則亂,當聽到孩子不開心時,急着幫孩子解決問題,或者勸解孩子沒什麼大不了,沒聽他說完,一味表達自己,不認同孩子的感受,這樣孩子就不願跟你多聊,說了你也不懂。

孩子說話時,父母注意傾聽,並適當迴應“哦,嗯”或複述孩子的話,確認理解是否正確。站在孩子立場,帶有同理心傾聽,體會並說出孩子感受,“我看你說到......的時候,你不開心,我很擔心,是不是因爲......你可以再多說些嗎?"如果你看到孩子的感受,並且你有同理心的表達,"我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我也很難受......"孩子覺得你懂他,理解他,他就信任你,願意跟你多說些。

之後在尊重的基礎上,和孩子分享建議,引導孩子面對問題,孩子更容易接受。建立起安全感,不指責,不批評,能感同身受,哪還有代溝呢?

良好的親子溝通是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有問題能正確疏導,孩子情緒得到梳理和釋放,就能防患於未然。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願每個孩子都向陽生長,盡享美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