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兴奋·微习惯

前段时间,我阅读日本学者池谷裕二《考试脑科学》这本书,读到“行动兴奋”这个词,顿感眼前一亮:一旦开始行动,状态就会渐入佳境,注意力也能集中了,这种现象被德国精神病学家艾米尔.克雷佩林称为“行动兴奋”。

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想学习的时候,怎么办?开始学,学着学着就想学习了,就这么简单;不想打扫卫生,只要我们开始动手,就会越做越投入,甚至是享受打扫的乐趣。即当我们不兴奋的时候,我们不要企图等待兴奋自然来临,而应该要通过行动去启动兴奋。

每个人平常的各种行为中,有大约45%的行为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经过思考。大脑的潜意识喜欢效率,这就是我们能养成习惯的原因。当你重复某个行为一段时间后,大脑就能自动完成这个过程了。

“微”就是小的意思。万事开头难,如果第一个动作就很复杂,又想持续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一次只迈进一小步,“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这就是微习惯更容易养成的缘由。

当你养成每天早上起来晨练的习惯,早起就不会那么纠结,省掉了意志力的损耗。一件事一旦形成自动挡,对意志的损耗就会比较小。这其实就是让意志力增值的好途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经典又高产。他在写作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每天写4000字,风雨无阻。村上春树还是一位跑步爱好者,她从33岁开始坚持每天跑步,迄今已跑了30多年,曾用3小时27分跑出自己的马拉松最佳成绩,并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

微习惯是实现自律的一条途径

常言道,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是优秀的人一定自律。

一个人的顶级修养就是自律,在这个时代,快乐容易,上瘾也容易,一不小心就丧失自控力,变成快感的奴隶。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吃不了一时的苦就吃一世的苦。

一、“自律”,是一种习惯而已。

二、自律的人,情商是稳定的,能够化解情绪

三、怎样形成自律的习惯

1.制订计划

2.找到团队

3.打卡式学习或工作

4.请其他人来监督

5.重复一件事并坚持

6.总结,再出发

7.奖惩有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