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痛苦竟源於自己的選擇?跟隨岸見一郎,聽一聽阿德勒的哲學課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幸福”,你認同嗎?

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內心的第一反應是:“切,怎麼可能!”。因爲我周圍的世界就與哲人說的不同啊。

先來聽聽我身邊的兩個故事吧。

                        故事01

朋友木子的表弟在家閉門不出已有近半年的時間了。木子說,表弟不是不想出門,但是他一想到要出門,就會心悸不已,手腳發抖。木子的表弟非常痛苦,他期待自己改變,但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改變。

按照很多心理諮詢師的說法,木子表弟的狀態一定是因爲某種心理創傷而導致的。他的心理創傷或許來自於原生態家庭,亦或是來自於求學或者戀愛過程中曾遭遇過沉重的打擊。總之,一定是有原因的。

雖然我沒有詳細問過木子關於他表弟的具體經歷,但在我看來,木子表弟害怕出門,必然是有原因的。

但當我捧起《被討厭的勇氣》時,我的這個觀點開始動搖啦。在阿德勒哲學的啓發下,我對木子表弟的問題有了新的看法。

阿德勒,是一位奧地利的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因爲對心理學的共同愛好,阿德勒曾經與弗洛伊德結緣,成爲要好的朋友。但後來因爲與弗洛伊德在觀點上的不同,而導致彼此關係破裂。

阿德勒在20世紀初,創立了個體心理學。爲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阿德勒看來,人的所有行爲背後,都有一個特有的“目的”做支撐。

按照阿德勒“目的論”哲學,木子的表弟不是因爲害怕出門而心悸手抖。而是先有“不出門”的目的。爲了達到“不出門”的目的,製造出了恐懼、不安。

在木子表弟看來,選擇“不出門”,至少可能得到利於自己的好處。

比如:父母會非常擔心他。父母會把更多的關注都放到他身上,並且小心翼翼的照顧他。

而一旦走出房間,自己就淪爲無人關注的“大多數”。沒有人會像父母那樣在意他,重視他。這種被關注、被照顧的特殊待遇,也就煙消雲散了。

或許木子的表弟對生活心有不滿。而且也並不幸福。但無論怎麼樣,他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在採取行動。

阿德勒否認心理創傷對人的一生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認,心理創傷對人的影響非常大。

但阿德勒認爲:

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爲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

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無論過去的經歷對人的影響有多大,過去是任誰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既然改變不了,如何才能讓自己從過去的束縛中跳脫出來呢?

阿德勒給出了具體的方法:從一個新的高度或者角度,重新給自己的經歷賦予正面積極的意義。

                              故事02

在我眼中,表妹妮妮是一個聰明、美麗又可愛的女孩。但不知爲什麼,生活中的她,非常自卑敏感。整天心事重重,愁容滿面。表妹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姐,我真想變成你這個樣子,讓自己活的輕鬆快樂些”。

很顯然,表妹討厭現在的自己。她也知道自己無法變成我的樣子。只是活在自己的期待中。

阿德勒認爲:如果一個人總想着變成別人後,或許會更加幸福快樂,那說明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沒有的東西上。太關注自己“被給予了什麼”,而沒有想過如何利用自己“被給予的(已有的)”。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表妹妮妮就是這樣的典型。在別人眼裏,她擁有的太多了,而她卻總在想着自己少了些什麼。

從阿德勒的觀點看,表妹陷入了無意識執念。

在這點上,我們要向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學習。無論自己出生在什麼樣的環境,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出身、受教育程度、國籍… …,那就學學小草,試着最大化的從自己被給予的環境中,汲取成長所必須的養分。

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出來,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長成自己悅納的樣子。

表妹雖然研究生畢業,平時也讀不少的書,但她認爲自己天生悲觀。在她看來,性格/秉性是人最沒辦法改變的。

而在阿德勒看來,人的秉性是生活方式累積成。生活方式是指一個人的思考或者行爲方式。

狹義上說:“生活方式即性格”

廣義上說:“生活方式即世界觀或人生觀”

一說到世界觀或者人生觀,是不是覺得有改變的可能性啦呢?

我常跟表妹說,與其爲:“我的性格是悲觀的”而苦惱,不如試着說:“我具有悲觀的“世界觀””。

阿德勒認爲,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一些外部因素(比如國籍,人種,文化,家庭環境等),但人在10歲左右,會無意識的,從利己角度出發,選擇成爲“這樣的我”。

既然是選擇,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重新選擇呢?

只要有足夠的勇氣,人人都可以重新選擇。

如果表妹想做到真正的改變,就要拿出勇氣,摒棄現有的習慣。甚至改變一些行事方式。

腦科學研究表明:注意力在哪裏,大腦神經元就會在哪裏放電。從而形成神經迴路,形成你的思維習慣。

同一個世界,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灰色的。

至於選擇什麼樣的顏色,權利在的手中。

世界是不會變,能變的是我們看世界的眼睛。

願所有痛苦的人,能摘下“自己的墨鏡”,重新選擇一個屬於自己的五彩斑斕的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