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錄】走近讓我恐懼的人與事時,反而發現有驚喜在裏面等着

【日知錄】走近讓我恐懼的人與事時,反而發現有驚喜在裏面等着


今天再聊聊之前提及過的“基石事件”。


不過再擬寫提綱的時候忽然發現,這東西不僅和心理學的穩定客體這個概念有關,還和之前與大家聊過的成功日記也有關係,發現可以並在一個功課體系裏,不過是一個是理論支持,一個是行爲功課而已。


說回正題,爲什麼今天再聊基石事件。


最近兩週的工作項中有一個主要內容就是與同事和客戶溝通。


最開始與同事溝通時我其實也蠻發怵,但是因爲這事兒必須得做,就只能硬着頭皮做咯。


到了和客戶溝通的時候,我又開始發怵,這回提前叫上同事給自己助陣,心裏稍微有譜一點。


不過前兩天自己覺察到自己面對客戶的恐懼心理的時候也在好奇——我到底在怕什麼呢?


表面上看,我說不上訪談的目標和清晰的流程,必須得對着提綱才知道說啥,這一層不確定性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


想到這一層,我就在內心推演,然後寫詳細的流程節點,在腦子裏過細節,心下稍安。


但是第一次交流後我發現恐懼還是在,我就覺得,肯定不是表面的內容熟悉度的問題,一定還有別的東西我沒有看見。


恰好近兩天看的一些文章中有提到相關的東西,關於自我價值認同的,忽然有點明白——


我的害怕,並不是自己不熟悉流程,不知道說什麼,而是因爲自己擔憂未知的結果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夠好。


而又爲什麼擔憂自己的表現不夠好,擔心結果呢?


說到底,是對自己認可度低,覺得自己價值低,能力差。


總之呢,就是和對方比起來,自己顯得有點低下。


當內心有這個潛在評價的時候,一想到要獨自面對這些人,心裏湧現恐懼也就自然而然可以理解了。


這事兒在面對異性的時候也是如此——


當面對覺得價值高於自身的異性時,會沒來由的緊張,尤其是處於陌生關係下的時候,尤其如此。


這幾天的學習加上自己的覺察,在嘗試重構一些東西,從底層植入“平等心”以及“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信念,並且迴歸人本身的價值屬性而非以世俗定義的標籤價值來看待個體之間的相處與關係。


這麼一來,心下稍安。


今天下午同事去開會,只能我一個人,而且連續面對兩個客戶,有一個還被打了預防針可能反饋比較多,另一個則是等着處理需求,我前期其實蠻緊張的,算是有點小小戰戰兢兢。


不過坐下來那瞬間我就想,我怕啥,我又不是真的差勁到這個程度,再大的問題不也都是人解決的嗎,再說以前面對比這厲害得多的人,自己不也一樣做到過平等心溝通嗎。


這麼一想,稍微平復,正式進入溝通後我在持續覺察我的表現,一感受到腸胃和動作開始不對勁馬上就會自我校準。


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溝通,最後發現只有前面幾分鐘會動作變形,後面越來越坦然。


也越來越覺得,平等心無掛礙,以及發自底層對自身價值產生認可的感受是真的好。


大部分讓我們恐懼的東西背後似乎都天然帶着一些生命意義上的啓示。


願我們都有勇氣走近這些讓我們恐懼的東西,事情,乃至人,獲得這份啓示。


以上,諸君共勉,思之行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