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邯:从帝国支柱到三秦罪人

秦始皇死后刚满一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了,建立了张楚政权,天下纷纷响应,原先被秦始皇灭掉的六国豪杰争先夺后掀起了复国运动。其中,自然还是以陈胜的势头最为强劲。仅仅两个月后,他麾下大将周文就气势如虹,攻进了秦国历来仰仗的天险函谷关,一直进驻到戏这个地方,离咸阳近在咫尺。

之所以周文能长驱直入,一路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肯定有诸多原因。比如秦国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尚在北方长城那里防卫匈奴。这支军队原先由太子扶苏监军,出生于将军世家的蒙恬率领,但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和赵高派人逼死了扶苏和蒙恬,长城军转而由也是将军世家的王离统率。王离的爷爷,便是秦始皇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在此时此刻,长城军远水不能救近火,无法马上赶回到中原战场。周文自身也应该有一定领军能力,他曾经在楚将项燕麾下担任占卜师一类的职务,(注①:作者按:项燕是项羽的爷爷,楚国将军,在秦灭楚的战争中兵败身死,当时的秦军统帅正是王翦。)并且侍奉过楚国春申君,他自称可以领兵作战,并且有一定的名声,于是陈胜便让他带兵西进伐秦。周文一路高歌猛进,攻进函谷关时,已经有战车千乘,士兵数十万。(注②:《史记·陈涉世家》: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

而另一大让周文不费吹灰之力就入关的原因,则是因为秦二世忌讳听到“造反”两字,凡是报告有“反贼”的使者,都被生气的二世皇帝关进了监狱。于是之后关东来的使者,只敢把起义军说成是“盗贼”,不足为患。

那么问题来了,“反贼”和“盗贼”究竟有什么区别,让秦二世如此介意呢?

一、“反”与“盗”之辨

在回答两者区别之前,不妨先来看《史记》各章中相关片段。

“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夜出逢盗兰池。”——同上。

“(彭越)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亡之江中为群盗。”——《史记·黥布列传》

“老氏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史记·酷吏列传》

之所以引诸上几条,在为说明如下事实:其一,即便是秦始皇在世时期,天下一统的局面下,盗贼仍然是很普遍的现象,他本人就在博浪沙、兰池这些地方屡次因此遇险;其二,天灾当然也能造就大批盗贼。但是秦朝百姓从编户齐民沦为盗贼,严苛的法令和统治是重要原因。大凡有守法日子不过而偏要落草为寇,总是为了避免死亡的威胁,而死亡要么来自于刑罚,要么来自于饥饿。其三,在灭秦战争中后来有重要贡献的两大人物:彭越、英布(注③:作者按:彭越、英布都是反秦豪杰,后助刘邦击败项羽,被封异姓王。),在起兵抗秦前,也早已是天下群盗的一员。

其实非但彭、英二人,汉高祖刘邦本人,在陈胜揭竿而起之前,也已经沦为盗贼。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这段《史记》原文的大意是:送刑徒修骊山始皇帝陵墓,是刘邦作为亭长的职务,但是路上无法阻止刑徒逃跑,毕竟人人都想活命。于是刘邦为避免失责受罚,干脆决定“从此逝矣”,也即自己既不能去骊山完成任务,也无法回到沛县交差,只能亡命。而既然都是亡命,便有“十余人”和他一起逃亡到山中,作为一股势力极小之盗贼。吕后找寻他的踪迹,“常得之”,侧面说明他并不仅仅隐藏在固定位置,而是要在山间野外活动,或为躲避追捕,或为剪径求生,十余人的生存口粮,不能仅凭吕后不定期的救济和山野捕猎,四处劫掠行人和附近村居是山贼的求生本能。而沛县的子弟竟有愿意主动去投靠的,可见刘邦的盗贼活动已颇为周边所闻。

因此在陈胜起义后,萧何曹参劝沛县令招纳刘邦,此时“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数十百人更不可能只是靠山间打猎活着,此是刘邦为盗贼的明证。

但综刘邦、彭越、英布为盗贼的地点来看,无外不是山林、江湖之间,这是盗贼活动初期的显著特征。即成员是纯为求生而聚在一起,并无政治意图,虽或有数十百人,也不得不以野外鲜少人迹处为根据,为藏身之所,避免遭到官军围剿。盗贼的求生手段如上所说,主要依靠打劫行舟或路人,实力较强者间或也会劫掠周边村落、城邑,但绝不以占据城市,进行城守为追求,往往是劫后就跑,如风而逝。

如此盗贼,对秦朝的县城而言,威胁有限,对六国遗存贵族而言,吸引也有限。这是秦的天下暂时平静的原因。

假如都只是这样的盗贼,则在秦治下处处都有,形成不了气候,故能为秦二世所勉强接受。而秦二世所不能预料的是,这些星星点点的盗贼势力,就如同火种一样,欠的只是一把首先点燃的光焰。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起事,有几个很重要的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盗贼的地方。

第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这是鲜明的政治口号,而远非求生这么简单。故陈胜高喊:“等死,死国可乎。”是号召为新建国家而死,从而把逃避远戍渔阳的最初目标上升到了理想高度。

第二,在口号的引领下,陈胜吴广迅速占领了陈县,这是故楚国曾经的都城。于是陈胜立刻定国号为“张楚”,这更是清晰的政治主张。随之,陈胜向各处遣兵攻打城邑,如此以迅速占领城池为目标的军事战略,又远非一般盗贼可比。

第三,以“项燕、扶苏”为精神领袖,这一点也是深思熟虑的选择。项燕作为楚国灭亡前最后抗秦的大将,以他作为领袖,无可厚非。而且项燕的封地项城,离陈胜占领的陈县,距离只有五六十公里,此地的原楚国百姓,无人不知项燕大名。但作为复兴楚国者,提出以世仇秦国的公子扶苏为领袖,却殊可玩味。大约秦二世即位后,关于他谋害扶苏的故事,天下都有耳闻,故陈胜擡出扶苏为领袖,正为直指二世并非秦国正统继承人,如此在激发楚人斗志之余,也能摇动秦人为二世坚守之心。

综上所述,陈胜吴广之起事,有明确政治主张,有随之军事行动,这是其与一般盗贼形式、目的上的主要区别。如此可大致认为,“反”即是带有政治意图之“盗”。这是秦二世最不愿意接受的现实。而既然使者称陈胜吴广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秦二世也就不再重视,甚至懒得调动大军去处理这一隐患。

等到周文兵临城下了,秦二世才开始惶恐、慌乱。不是说小小的盗贼吗,怎么跑到朕的身边来了?

二、帝国支柱

秦宫大殿上的大臣们慌成一团,手足无措,仅靠皇城的守卫抵抗数十万反秦军,显然寡不敌众。而从周边郡县调发援兵也不够时间,指望王离的长城军来救命则更不现实。

正在慌乱之间,有一位官员站了出来,建议说:如今在骊山为始皇帝修建秦陵的服役刑徒有七十万之多,可以立即赦免他们,令他们从军击贼。而这名出主意的官员,愿意亲自为帅。

听到这一建议,秦二世仿佛抓到一根救命稻草,无比期待地允诺了他的奏请。

这位官员,名叫章邯。

章邯这个建议,其实顺理成章。首先来说说他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在秦帝国中央政府中,有一个机构叫做少府,负责管理一部分税收,用以支撑皇帝本人和宗室的私人生活。这个机构的负责人,也叫少府。章邯就是秦国的少府。而修建陵墓的事情,就归他负责,所以这些刑徒本身就是章邯的管理对象。再加上制造武器的职能也在少府辖下,所以由章邯来率领这支刑徒组成的临时军队,并给他们颁发武器出征,简直再合适不过。

少府是九卿之一,已是秦廷高官。有人猜测,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官职往往要靠积累军功来获取,所以章邯必定也在灭六国时立下过赫赫战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事实上,关于章邯领兵之前的一切资料都不见于史书,我们既不知道他的籍贯,也不知道他的家世,更不知道他的成长经历。他仿佛是上天突降给秦二世的一名救世英雄。

章邯率骊山刑徒出征,甫一交手就击溃了之前战无不胜的反秦军。周文收拾残部,仓皇逃出函谷关外,在曹阳修整了两三个月之后,章邯再次追上来击败了他。周文又逃至渑池,这一次,仅仅过了十多天,追命一般的章邯三度进击,周文溃不成军,自刎而死。至此,陈胜手下灭秦希望最大的一支军队,被章邯轻松摧毁。

章邯的这三次进攻,前两次中间隔了数月之久。尽管史书并没有交代为何,但从常理来推断,第一次进攻应该是为了尽快把周文赶出关,解决家门口的紧要问题。而在周文出关之后,章邯大约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从周边调配兵员,对仓促组编的刑徒军进行了充分地调整,以训练成一支更为劲猛的帝国军队。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王离的长城军也已经南下,对黄河北岸的反秦势力开始了围剿。

周文死后,奉陈胜之命围攻秦国重要城市荥阳的吴广和田臧产生了内讧,内讧的原因就是感受到了来自章邯的威胁。

荥阳是控制关中和关东的咽喉,附近又有重要粮仓敖仓,自古以来就是必争的战略要地。所以双方都派了精锐之师对阵,秦国方面是李斯的儿子李由亲自把守,而反秦军这里,则是“假王”吴广亲自领军围城。荥阳城被死死围住,也减轻了周文当时挺进函谷关的压力。只是如今,周文已死,章邯即将东进,而荥阳却久攻不下,进退问题成了吴广和将军田臧的矛盾焦点。

田臧的意见是,不管如何都要早做应变的对策。否则章邯一到,和荥阳城里外夹攻,反秦军只有四路一条。(注④:《史记·陈涉世家》: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但吴广却为人没有太多谋略,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田臧一怒之下,杀死了吴广,夺得兵权,把围攻荥阳的任务交给手下李归,自己领了一支军马主动前去迎击章邯,延缓秦军来解荥阳之围的步伐。

章邯不慌不忙,战田臧,田臧死;进击荥阳,李归死,荥阳围解。

章邯继续东进,进击附近郯郡的邓说,破之;进击许县的伍逢,破之。进击房君,杀之。

这时章邯已经一路高歌,收复了被陈胜麾下攻取的大部分郡县,大军进驻到陈胜都城的西面。而秦二世尤嫌不稳当,增派长史司马欣、董翳二人辅助章邯。陈胜亲自出去监战,又被斩杀大将张贺。

连续的失利,使得反秦军内部人心涣散。战无不胜的章邯像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陈胜军队每一个人的心头。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为陈胜驾车的部下将这位掀起反秦风暴的第一人暗杀并向章邯投降。本来如火如荼,进展迅猛的反秦事业忽然遭受重挫。

而章邯拯救秦帝国的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止,解决完张楚政权,他又领兵来到已经复国的魏国,大军围困魏王于临济。魏王囧急之下,四处遣使求救。齐王田儋、楚将项它纷纷赶来救援。此时的秦军,士气正无比高涨,章邯在一个夜里,令士兵衔枚偷袭,大破联军,齐王被杀,魏王在求得章邯宽恕魏民后也自焚而死。

灭张楚和灭魏,除了挽救秦帝国于水火之中,还对反秦的格局造成了一些影响。陈胜死后,东方一些反秦将领群龙无首,推出了新的楚王,而实际首脑则为项梁。而齐王田儋之死,令齐国陷入了两支田氏的纷争中,这两支田氏分别支持新楚王和项梁,引发楚国内部的夺权,与项梁之死、项羽兵变杀宋义都有关联,此处不作累述。

而在声名到达鼎盛后,章邯也终于将迎来他最重要的对手:项梁和项羽叔侄。

项梁成为了第一个连续击败章邯的反秦将军,或许更准确地来说,这两仗能赢很可能是因为军中有项羽,因为当项羽和刘邦离开项梁另外攻取的时候,项梁很快就被章邯反攻杀死了。

项梁死后,至少在章邯看来,黄河南岸已经没有值得他太注意的反秦势力了。他的下一个计划,是支援正在围攻巨鹿城的王离。

三、巨鹿之战

巨鹿城中,被围困的赵王急得团团转。而巨鹿城外,王离的长城军把城池围得密不透风。章邯自己则驻军在西南面,通过甬道给围城的军队源源不断输送粮食。齐国和燕国的援军纷纷赶来,但没人敢率先靠近,生怕秦军突然掉头攻击,所以在城北筑了十几个壁垒,且观且守。所有人都在最后一支援军的到来。

最后一支援军,是楚国的项羽军。

项羽一到,马不停蹄,派手下骁将英布、蒲将军领兵两万,先行渡河,围城的秦军立马迎击,无奈楚军的实力的确非其他诸侯军能比,秦军虽兵力占优,却丝毫不占优势,反而屡屡处于下风。

项羽见状,趁章邯还未来得及赶来营救,拔寨而起,令全军砸毁炊具,只带三日口粮渡河。到达对岸之后,又凿沉船只,以示万众奋力、有去无回的必死决心。

大军一到对岸,立即和诸侯军对王离形成反包围之势,并多次摧毁秦军输送粮食的甬道。王离军缺粮少食,大惊,欲突围,和楚军一场旷日大战。这一场战斗,只听鼓声阵阵,其间兵刃交锋、战马嘶鸣、呼痛呐喊,各种响动混乱交杂,声震于天,北面各国诸侯的援军始终不敢纵兵来救,只敢作壁上观,见项羽和楚军士卒无不以一当十,奋死拼命,诸侯各将吓得面如土色,人人惴恐。战斗结束,秦军大破。楚军杀将军苏角、俘虏王离。项羽因此安下营帐,召见各国援军将领。将领们还未从之前的大战的惶恐不安里回过神来,一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仰视项羽。(注⑤:《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大吃一惊的还有章邯,他驻扎在离巨鹿不远的棘原,本想作为王离的支援,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楚军竟然就这样正面渡过漳水,迅速击败了秦国历来引以为傲的精兵。

鉴于这场惨败,章邯决定避开项羽的锋芒,先撤退再说。而项羽虽然紧追不舍,倒也没有再主动邀战,毕竟自己军粮也有限,需要保存实力。

两军相持多日,当外部固化没有发展的时候,事情就会从内部被打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彻底改变章邯的立场和命运。

四、三秦罪人

改变章邯一生命运的人,正是之前秦二世派来支援他的部下司马欣和董翳。

巨鹿兵败的消息传到了咸阳,赵高既慌又怒,令人到前线责问。章邯十分惶恐。

令赵高愤怒、章邯害怕的原因除了大败以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到长城军是赵高从蒙恬手里夺来交给王离的,则王离很大概率应该就是赵高的亲信。如今他被捕了,而他的爷爷王翦又是导致项羽爷爷项燕身死的罪魁祸首,所以尽管史书没有交代,但多数人都愿意相信,王离是惨死在项羽手中了。这场失败导致赵高失去了一名亲信将领,章邯没办法不赶到恐惧。

此时,司马欣首先自告奋勇,愿意回咸阳向赵高禀告实情。章邯这才稍稍心定一些。

但不多久,司马欣就灰头土脸地跑了回来,说:大事不好。

司马欣所谓的大事不好是指,他回到咸阳,在司马门等候了足足有三日,赵高非但不肯见他,还准备下令抓捕他和章邯。

于是他趁机劝说章邯:如今咸阳是赵高一人用事,嫉贤妒能。我军若不能胜,回去必死;即便胜,也会被赵高忌恨、设计相害。与其一死,不如为自己好好考虑。(注⑥:《史记·项羽本纪》: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史书记载如此,而实际上,这个司马欣的一面之词颇有疑点。

疑点之一是赵高有什么理由不愿意见他,历史上的赵高非但不傻,还是个极其聪明、贪恋权位的人,他刚刚执掌内外,若想久居要位,一定不希望镇压反秦军的军事上出现任何差错。疑点之二在司马欣本人身上,他早年是和项梁颇有交情的,本就是项氏故人。(注⑦:《史记·项羽本纪》:长史欣者,故为栎阳狱掾,尝有德于项梁。)这令人不得不怀疑,他自告奋勇的咸阳之行,会不会是和项羽串通好的策反章邯的计划。

无论如何,他的话显然是奏效了,准确击中了章邯心里最大的担忧。作为一名战绩卓著的将领,章邯并不怕打仗,但打完仗之后回到咸阳那未卜的前途,才是他最为恐惧的。

这个在最危急关头为秦续命的将军,终于向时运低头,流着泪写下了向项羽投降的书信。

许多人读到这里,不免要想象,章邯和项羽作为战场上的死对头,又身揹着杀死项梁的责任,到了楚营里究竟是什么心情,和项羽见面的第一番话会说些什么。可惜,《史记》写到这里,只交代了一句:“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不免有些隔靴搔痒。到了明朝,有好事者写了一本小说《西汉演义》,里面就绘声绘色帮章邯说了一番话。

《西汉演义》:邯进见,行礼毕,流涕而告羽曰:“邯因赵高谗言,二世不发救兵,反下诏赐死,拘谨老小,逼迫不过,无处容身,仰归将军,如婴儿之望父母。但因昔日定陶行兵之际,奋不顾私,有伤尊公,罪当万死。今蒙宽宥,恩同天地,敢不竭力报效,以图建立微功,上报将军不杀之恩,下雪夷族生死之仇。幸惟收录,以任驱使。

小说家毕竟是小说家,不仅让章邯一家老少都死在了赵高手里,有了充分的逻辑推动力,又把杀项梁的点也照顾到了。

回头来看,章邯的投降,显然不可能是简单的投降。论实力,两军相当,章邯情愿反叛,但一定也换取了对等的条件,比如把秦国故地封给自己为王。看起来似乎是等价交换,但真到章邯把二十万秦军交出以后,事情就进入了他不可控的地步。

项羽把章邯一个人留在自己军中,相当于是处于严密的监视中,可见对章邯的不信任。可做对比的是:那二十万秦军,却原封不动地全部交给了司马欣统领,对其的信任,如没有旧情,实难解释。

项羽继而坑杀二十万秦卒,入得关中又对秦国百姓大肆屠杀,章邯看在眼里,却已经束手无策。最令他恐惧的是:秦国父老不仅怨恨项羽,也把这笔血海深仇算在了他章邯的头上。(注⑧:《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因为若不是他选择投降,秦国未必会败,也许数十万秦人就能免遭项羽毒手。

项羽也没有留给他任何拨乱反正、拯救灵魂的机会。在灭秦胜利分封诸侯时,项羽耍了个心眼,他把刘邦封在汉中,而把章邯封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和陇西、北地郡,刘邦从汉中如想东出,有五条要道,除了子午道以外,另四条全都在章邯的雍地境内。项羽此举,摆明了是要让自己最不放心的两人互相牵制。

那假如刘、章二人联手东出怎么办?也没关系,项羽又把司马欣设在了他们东面,以防万一。对,又是这个司马欣。项羽对他的信任可谓推心置腹。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刘邦最后独独把司马欣在秦地枭首示众的原因,其实他才是真正导致秦民被荼毒的幕后黑手。

等到刘邦真的东出争天下的时候,章邯已经几乎没了战斗力,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废丘坚守了快一年,才兵败自尽。

经常有人问:章邯这次怎么没再投降?

错过一次了,难道再错第二回吗?谁能说章邯最后的坚守和自尽,不是用生命在向秦国的父老赎罪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