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哥”与“马大嫂”骑行

文.图/英歌h

上周日骑行30公里,欣赏了孟姜的云朵花园之后,我就开始计划这周末的骑行,从周一盼到周五,一场大雨浇灭幻想。天气预报说双休连续两天下雨,郁闷地在周五晚上的雨声中睡着了。

早上醒来,窗外静寂,远处传来一声声“咕咕”“咕咕”。

“没下雨!走!”我一拉窗帘,晨雾弥漫,预示着即将天晴啊。

七点半,我们已奔向骑行道了。路旁的银杏树叶正由青转黄,清凌凌的水渠传来哗啦哗啦的歌唱。薄雾笼罩的城市多了一层朦胧的美。

今日骑行的目的可不全是运动和看风景,还有——买菜,买农民或工人自留地里刚拔出来或摘下来的菜,是不是想想都新鲜?我们今天是特殊的骑行者——“马大哥”“马大嫂”。

江边桥头,早上八点半前有些附近的农民和工人摆地摊,各种青菜沾着昨夜的雨水和今晨的雾水,鲜灵灵的。一问价钱,简直不敢相信:两块钱一斤。前两天我在城里菜场买的青菜要五块!

菜价上涨,涨出来的钱都进了谁的腰包?种菜的人从中获益了么?

大妈大爷们热情吆喝,走过路过你不买点都不好意思。先在一个摊儿买了一堆小青菜,只要三块钱。我怕大妈没二维码,出门时还特地带了点现金。我掏出三张一元面额的纸币,我自己看着都感觉陌生,递给大妈,大妈犹犹豫豫接过去,左看右看:

“这个,人家要么?”

“人民币,怎么会不要呢?”

其实,每位大妈、大爷都备好了二维码。

换个摊儿买些莴笋和芹菜,大妈见我买的多,收完钱又送我一根。又换了个摊儿买点另一个品种的青菜,俗称“黑大头”。隔壁卖我莴笋和芹菜的大妈不高兴了:

“我这里也有的哇!”

我赶紧安慰大妈:

“下次再来买你的哦!”

顺便又逛了当地的农贸市场,前几日城里十九块一斤的香菜,今天我三块钱包了一堆儿,把老人家高兴得,五块钱纸币找我四枚五角硬币,我又用这四枚硬币买了一大把葱。顺带采买了牛肉、草鱼、黄瓜、辣椒、豆腐豆腐干等七七八八一大堆,小自行车后备包里塞满,车把上挂满,返程我俩就从“马大哥”“马大嫂”变“流动小贩”了。一路上,菜被颠掉好几回。

返程路漫漫,为的是看风景。可怜那条草鱼,挂在车把上,跟着我晃荡了两个多小时。

收获满满啊,既锻练了身体,看了风景,还考察了市场,做了采买。回到家,顾不上累,一头扎进厨房,红烧草鱼、卤牛肉、炒青菜、拍黄瓜,如何,丰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