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聽書筆記:生存競爭有哪三種形態?

生存競爭是被人們誤解最多的進化論思想。生存競爭的含義可以很簡單。大自然裏有一羣存在天然差異的生物個體,它們都要生存,都要繁殖。而生物的自私本能和環境資源的匱乏之間存在矛盾,這個矛盾就導致生物之間出現激烈的競爭,競爭陽光,競爭空氣和水,競爭食物,競爭棲息地,競爭交配對象等。這一點理解起來並不難。

但這種競爭到底是怎麼進行的呢?

我想,你可能很容易想到自然界裏發生的那些赤裸裸、血淋淋的鬥爭場景。非洲草原上,兩隻羚羊彼此相對,低下頭顱,隨時準備用尖角刺穿對方的咽喉。熱帶雨林裏,大猩猩大聲嘶吼,捶胸頓足,聲張對同一塊領地的主權。甚至你可能還會想到人類世界裏相似的場景,比如強國對弱國的入侵,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擴張,種族之間千百年的仇恨和戰爭等。

19世紀末,當嚴復先生翻譯的《天演論》正式出版的時候,正是甲午戰敗、一代精英知識分子憂心於國土淪喪、民族危亡,擔心中國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時候。嚴復先生把赫胥黎的思想總結爲醒目的八個大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直戳痛點,讓大家馬上能聯想到人類世界強國林立、弱肉強食的場面,聯想到中國救亡圖存的迫切需求。

而這種聯想也反過來影響了我們對進化論的理解。一說到生存競爭,我們就習慣性地理解成這種血淋淋、赤裸裸、以消滅對方爲最終目的的對抗。但其實,這是對生存競爭的誤解,而這種誤解產生了相當嚴重的後果。

生存競爭的三種形態

其實,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裏說得很明白,生存競爭不光只有一種形態,甚至達爾文都避免使用“競爭”這個感情色彩比較強烈的詞,他的原文是“struggle for existence”,可以直譯爲“爲了生存而努力”。更具體來說,在達爾文看來,生存競爭有三種形態——種內競爭、種間競爭和環境競爭。

種內競爭,確實是我們最熟悉的那種赤裸裸的競爭關係。

你可能聽過一個笑話:兩個人到非洲草原旅行,突然出現一隻獅子,兩個人撒腿就跑。一個人氣喘吁吁地問另一個人,你跑那麼快乾嘛?你再快還能比獅子快不成?另一個人說,我不需要比獅子快,我只要比你快就可以。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是它說的就是典型的種內競爭。同一物種的兩個個體,因爲居住環境、能力稟賦、生存壓力幾乎完全一樣,於是生存空間和生存機會高度重疊,很可能是非此即彼的,所以彼此間的競爭就非常激烈。這種激烈可能表現爲直接的對抗,成王敗寇。

到了種間競爭,也就是兩個物種之間的競爭,面貌就完全不同了。競爭關係會變得非常複雜,甚至還很隱祕。

捕食和被捕食、寄生和被寄生,都是不同物種相處和競爭的模式。這些也都好理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共生關係”。比如在海洋裏,鮣魚可以靠頭頂的吸盤,吸附在鯊魚鯨魚身上,跟着它們潛入深海,喫它們捕食剩下的殘羹剩飯,這就是一種利己但不怎麼損人的所謂“偏利共生關係”。再比如,生長在高山和極地的地衣,其實是苔蘚和真菌的共生體,苔蘚爲真菌提供養料,真菌爲苔蘚提供保護,兩者合作保證了地衣在惡劣環境中生存,這就是一種你好我也好的所謂“共利共生關係”。

而再高一個層次,環境競爭是什麼樣的呢?

寬泛地說,影響一個生物生存的所有外部因素都是環境的一部分,同一物種內部其他的個體算,不同的物種算,環境中的陽光、空氣、水、溫度、溼度也算。但是在這裏,爲了方便討論,我們把環境競爭侷限到一個物種和它所處的、沒有生命的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上,這樣更容易和種內以及種間競爭相對應。

和種間競爭類似,環境競爭的表現形式也是多元和複雜的。

比如,同樣生活在天寒地凍的北極地區,動物適應環境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的長出厚厚的皮毛來防止熱量流失,比如北極熊;有的發展出在地下冬眠、躲避嚴寒的技能,比如北極黃鼠;還有的乾脆在北極的冬天,長途飛翔上萬公里到南極去避寒,比如北極燕鷗。這些都是它們和環境競爭的方式。

表現形式差異巨大的原因

剛剛介紹了三種生存競爭的定義和例子。但光這麼說一下,其實還沒有觸及三種生存競爭最核心的地方。這裏你不妨思考一個問題:既然都是爲生存而奮鬥,爲什麼相比種間和環境競爭,種內競爭的表現方式會有那麼大的區別呢?

我認爲,有兩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競爭的同質化程度不同。

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各種特徵的相似度很高,對環境資源的需求也完全一致。這樣一來,任何一個特徵的微小差異,比如動物捕食時誰能多衝刺一次,植物生長時誰能高零點幾米,細菌分裂時誰能快零點幾秒,可能就會決定生死存亡。所以在頭對頭的種內競爭中,生物個體互相比拼的方式是簡單粗暴的。

而到了種間競爭,競爭對象之間的差異就很明顯了。至於環境競爭,發生的場合更是轉移到了生命和非生命的環境之間。這時候,競爭的核心就不再是比拼效率了,而是分化能力,也就是獨特競爭力的比拼。

在種間和環境競爭中,不同物種哪怕一開始生存環境,也就是生態位高度重疊,住同一個區域,喫同樣的食物,隨着時間的發展,也會逐漸脫離接觸,佔據獨特的生態位,然後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和平相處。

我們可以用具體的例子說明一下這種生態位相互分離的現象:

斑馬和瞪羚這兩種食草動物都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生活習慣類似,也共享同樣的食物來源,再加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直覺上說,它們之間的競爭應該非常激烈。但事實上,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井水不犯河水,和平相處。因爲它們成功地實現了生態位的彼此分離——

斑馬主要啃食青草的葉子,取食容易,但是纖維太多,營養不豐富;而瞪羚主要啃食青草的根部,喫起來比較費勁,但是營養成分更足。兩種生物也因此分別發展出了和自己的食物策略相對應的能力,比如斑馬發展出了很長的腸子來幫助吸收青草葉子的營養,而瞪羚的嘴巴和牙齒構造方便它們挖掘草根。

這樣一來,生活在同一塊物理空間裏的兩種生物,其實佔據了不同的生態位,彼此之間並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

我們完全可以假設,在種間競爭開始的時候,兩個物種的生態位是高度重疊的。但在競爭的壓力下,它們分別演化出了不同的生存能力,佔據不同的生態位。相反,在生態位重疊的部分,兩個物種反而可能因爲高強度的同質化競爭,而活得都不是很好。兩個作用疊加,就形成了不同物種儘量避免競爭,爭取和平共處的局面。

種內競爭和種間競爭、環境競爭的方式不同,第二個原因是競爭的載體不同,導致競爭的持續時間不同。

種內競爭的載體就是一個個生物個體,競爭的時間最長也不超過個體生存的總時間。在這麼狹窄的時間窗口裏,同一物種內部高度相似的生物個體來不及發展出什麼獨特的競爭優勢,比拼的只能是現有能力的微小差異。

而種間和環境競爭的載體是生物羣體,甚至整個物種,於是競爭持續的時間就長得多。在漫長的時間窗口裏,物種可以一代代繁殖,積累微小的“可遺傳的差異”,逐漸發展出獨特的生存優勢,找到和其他物種、和自然環境獨特的相處方式。

人們對生存競爭的誤解

到這裏,進化意義上的三種生存競爭就介紹完了。現在,咱們可以回頭說說人們對生存競爭的誤解了。

在進化論剛剛進入中國的時候,生存競爭被中國的精英們狹義地理解成了“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種內競爭關係,並且推廣到了國家和國家、民族和民族之間的競爭之上。其實,這個誤解不光中國精英有,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種片面強調種內競爭的理解方式,也就是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曾經給整個世界帶來深重的災難,爲入侵弱小國,屠殺落後民族,歧視殘障人士,提供了思想基礎。

實際上,就在我們周圍,類似的思想仍然有頑強的生命力。

在今天的商業世界,商界精英對於競爭的理解往往還停留在種內競爭的層次。習慣於把一切新入局的公司看成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強調效率第一,掀起了一場又一場以資本爲武器的商業戰爭。

而通過這一講,我想你肯定能明白,贏得種內競爭固然是生物個體生存的基礎,但任何一個想要長期生存和繁榮的物種,更重要的使命是尋找獨特的生態位,發展獨特的生存技能,和其他物種、和自然環境好好相處。

總結一下:

1. 生物的生存競爭有三種形態:種內競爭、種間競爭和環境競爭。種內競爭,是赤裸裸的競爭。而種間競爭和環境競爭,生物的關係則非常複雜、多元和隱祕。

2. 相比種間競爭和環境競爭,種內競爭的方式差別非常大。原因有兩個:一,競爭的同質化程度不同;二,競爭的載體不同導致競爭的持續時間不同。

3. 贏得種內競爭是個體生存的基礎,但想要長期生存和繁榮,更重要的是尋找獨特的生態位,和其他物種、環境和諧相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