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葉嘉瑩先生,見識到詩詞的遠方與哲學

大家好!我來自陝西省榆林市,是一名很普通的鄉村老師。這些年零零散散的買了一些書,卻基本上沒怎麼看,因爲平時的工作比較忙,不是說沒有時間看書,而是沒有心勁兒去感受。書,我覺得畢竟是要認認真真地去看的,帶着一顆浮躁的心哪能真正看得進去呢。

昨天晚上,由時朝莉老師發起的益詩益書讀書會開營了,領讀教練卜慶振老師帶領我們認識了一位當代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她身世飄零,卻沒未放棄過對於詩詞的研究,從自我創作到評鑑賞析,而後創辦古典文學研究所,並捐贈全部財產成立迦陵基金,榮獲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獎。

起初,卜老師推薦這本書時,我是心存疑問的,一看題目《唐宋詞十七講》該不會是和四書五經一樣的枯燥乏味吧!我是不太喜歡讀“死”書的,我喜歡的書一定是能讓普通人能看得懂、想得到的。在這之前,我對詩詞的瞭解僅限於課堂教學。前段時間在抖音刷到了痞悟解讀《論語》的視頻,自那以後再也不敢自居能夠讀懂詩詞。

在開營之前,我略讀了前言部分以及關於溫庭筠詩詞的講解。她的愛國之心,體現在她的自我創作當中,“從去國,倍思家,歸耕何地值桑麻”,其中有個典故取自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桑麻”是古代重要的農作物,從桑麻的產量就可以推測出當地整體農業水平。這就是習總書記來陝考察時,專門下車到田間地頭與農民拉家常、聊糜穗的原因。

結合她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她和古往今來的“遊子”並不太一樣,她不是想回到能給人溫暖的小家,而是竭力找尋那種落葉歸根的舒適感,她想找回的是童年的記憶,那種自由充足的狀態。當學生席慕蓉幫她尋找到蒙古先祖原鄉時,看到如今已是一大片玉米地,她站在中間僅存的狹窄空地上吟誦着“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詩詞對於她來說已然深入骨髓,言談之間信手拈來,《唐宋詞十七講》這本書實際上是她的講演集。內容通俗易懂,導致她在加拿大看望女兒時,女兒家住着一位學理科的留學生,借讀後通宵也要看完的精彩講稿。裏面涉及的詞句,不少都是我們傳統觀念上的兒女情長,她卻從婉約、浪漫的柔情當中讀到了家國情懷,讀到了人生得意。姑且不談原詞作者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考慮,但她的的確確爲我在詩詞解讀中拓展了一種可能性。

前兩章中提到了王國維所認爲“成大事業、大學問”的三種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三句詞意境纏綿、本意優美,而衍生出來的角度各有看法。依我看來,第一句是守株待兔,第二句是鐵杵磨針,而第三句是紅杏出牆。當然,這些詞語也不是本意,而是一種不可明說的寓意。

類似於這樣的衍生義,文中提到了很多,比如出自《楚辭》的“要眇宜修”,本以爲“容德之美”,在《人間詞話》中衍生爲“詞之爲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再比如出自《論語》的“素以爲絢”,孔子用“繪事後素”回答,子夏舉一反三,領悟到不同見解。由此葉嘉瑩先生認爲:文學要有

當然,未完全知曉詩詞原意,還是建議大家先要回到作者的創作背景中,所謂“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但葉嘉瑩先生又說作者的生平事蹟,乃至思想活動都要了解。又中肯地向我們說明,每個人因爲自身的經歷、情感不同,所以造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現象。一篇詩歌的流傳,也有其時代的需求。從她的文字當中,她不是自私、獨斷的,雖然也有文化人的清高,但那種“清高”不爲名利,是自然的、是樸實的、是淡泊無華的,經得起用心打磨,經得起淵源流傳。

她列舉了溫庭筠的《菩薩蠻》,以“小山”、“雲鬢”爲例,意在說明溫庭筠個人獨創的感官語言,以“懶起畫峨眉”強調理解上兩條軸:語序和聯想。而同樣是“峨眉”,《詩經·衛風·碩人》與《離騷》中的“峨眉”有所不同,前者代表美麗,後者代表品德才智的美好;還有李商隱的“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又有一種珍惜、愛美的心情。這種多樣化的運用,要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但葉嘉瑩先生及時糾正了大家一種不良猜想:對於懶惰的提倡。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從女子愛美的心態,衍生到做人:以最大精力向最完美的標準去追求。他引用詩聖杜甫的“種竹交加翠,栽桃爛漫紅”來加以論證。對於存在爭議的詞語,她也能一一羅列出來。今人不知古時想,尤嚮明月寄遠方。

我特別欣賞她這種包容,還有把“詞眼”開枝散葉的本領。我知道這是需要閱讀的,是需要沉澱的,這是需要融入血液的。開營直播時,我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歷史是深入骨髓的,而詩詞是抵達靈魂的鑰匙。我帶着一串串思考,在葉嘉瑩先生的內心照見下,考究當年匆匆流逝的借鑑與哲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