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叶嘉莹先生,见识到诗词的远方与哲学

大家好!我来自陕西省榆林市,是一名很普通的乡村老师。这些年零零散散的买了一些书,却基本上没怎么看,因为平时的工作比较忙,不是说没有时间看书,而是没有心劲儿去感受。书,我觉得毕竟是要认认真真地去看的,带着一颗浮躁的心哪能真正看得进去呢。

昨天晚上,由时朝莉老师发起的益诗益书读书会开营了,领读教练卜庆振老师带领我们认识了一位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她身世飘零,却没未放弃过对于诗词的研究,从自我创作到评鉴赏析,而后创办古典文学研究所,并捐赠全部财产成立迦陵基金,荣获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奖。

起初,卜老师推荐这本书时,我是心存疑问的,一看题目《唐宋词十七讲》该不会是和四书五经一样的枯燥乏味吧!我是不太喜欢读“死”书的,我喜欢的书一定是能让普通人能看得懂、想得到的。在这之前,我对诗词的了解仅限于课堂教学。前段时间在抖音刷到了痞悟解读《论语》的视频,自那以后再也不敢自居能够读懂诗词。

在开营之前,我略读了前言部分以及关于温庭筠诗词的讲解。她的爱国之心,体现在她的自我创作当中,“从去国,倍思家,归耕何地值桑麻”,其中有个典故取自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桑麻”是古代重要的农作物,从桑麻的产量就可以推测出当地整体农业水平。这就是习总书记来陕考察时,专门下车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拉家常、聊糜穗的原因。

结合她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她和古往今来的“游子”并不太一样,她不是想回到能给人温暖的小家,而是竭力找寻那种落叶归根的舒适感,她想找回的是童年的记忆,那种自由充足的状态。当学生席慕蓉帮她寻找到蒙古先祖原乡时,看到如今已是一大片玉米地,她站在中间仅存的狭窄空地上吟诵着“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诗词对于她来说已然深入骨髓,言谈之间信手拈来,《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实际上是她的讲演集。内容通俗易懂,导致她在加拿大看望女儿时,女儿家住着一位学理科的留学生,借读后通宵也要看完的精彩讲稿。里面涉及的词句,不少都是我们传统观念上的儿女情长,她却从婉约、浪漫的柔情当中读到了家国情怀,读到了人生得意。姑且不谈原词作者是不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她的的确确为我在诗词解读中拓展了一种可能性。

前两章中提到了王国维所认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词意境缠绵、本意优美,而衍生出来的角度各有看法。依我看来,第一句是守株待兔,第二句是铁杵磨针,而第三句是红杏出墙。当然,这些词语也不是本意,而是一种不可明说的寓意。

类似于这样的衍生义,文中提到了很多,比如出自《楚辞》的“要眇宜修”,本以为“容德之美”,在《人间词话》中衍生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再比如出自《论语》的“素以为绚”,孔子用“绘事后素”回答,子夏举一反三,领悟到不同见解。由此叶嘉莹先生认为:文学要有

当然,未完全知晓诗词原意,还是建议大家先要回到作者的创作背景中,所谓“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但叶嘉莹先生又说作者的生平事迹,乃至思想活动都要了解。又中肯地向我们说明,每个人因为自身的经历、情感不同,所以造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一篇诗歌的流传,也有其时代的需求。从她的文字当中,她不是自私、独断的,虽然也有文化人的清高,但那种“清高”不为名利,是自然的、是朴实的、是淡泊无华的,经得起用心打磨,经得起渊源流传。

她列举了温庭筠的《菩萨蛮》,以“小山”、“云鬓”为例,意在说明温庭筠个人独创的感官语言,以“懒起画峨眉”强调理解上两条轴:语序和联想。而同样是“峨眉”,《诗经·卫风·硕人》与《离骚》中的“峨眉”有所不同,前者代表美丽,后者代表品德才智的美好;还有李商隐的“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又有一种珍惜、爱美的心情。这种多样化的运用,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但叶嘉莹先生及时纠正了大家一种不良猜想:对于懒惰的提倡。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从女子爱美的心态,衍生到做人:以最大精力向最完美的标准去追求。他引用诗圣杜甫的“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来加以论证。对于存在争议的词语,她也能一一罗列出来。今人不知古时想,尤向明月寄远方。

我特别欣赏她这种包容,还有把“词眼”开枝散叶的本领。我知道这是需要阅读的,是需要沉淀的,这是需要融入血液的。开营直播时,我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历史是深入骨髓的,而诗词是抵达灵魂的钥匙。我带着一串串思考,在叶嘉莹先生的内心照见下,考究当年匆匆流逝的借鉴与哲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