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9 在家長會上的分享發言稿

頭一次以多多媽媽的身份發言,這個感覺還很新鮮,今天分享的題目是“讓我們心想事成吧!”這個題目是我靈機一動起的,我想對於在座的家長們來說,此刻心想事成的事一定是想要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但是彆着急,咱們有點耐心,先聽我來講三件事兒。

至今我會回憶起這樣一個場景,那是多多9歲第一次獨自參加一個綠色生活夏令營,第一天把她送到營地,所有的家長在告別孩子之前,共同念紀伯倫的那首致孩子,“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當衆人齊聲朗誦的聲響迴盪時,我感慨萬千,一方面,把孩子交給營地老師的同時念“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有種詭異的失落感,同時也真切的意識到,是啊,雖然她是你親生的,但其實她不是你生命的延續,她是個要跟你漸行漸遠的獨立的生命個體!


我還會回憶起這樣一個場景,去年家裏新買了一輛電車,我們在思考是否裝一個家用充電樁時,一家三口圍坐在飯桌前做數學題商討怎樣划算,是花錢安裝一個充電樁,使用民用電充電4毛八分八一度電,還是在公共的充電樁充2塊錢一度的電划算?雖然看起來是民用電便宜,可是購買充電樁和初裝費也是一筆投入,這顯然是需要進一步思考電車的使用頻率、耗電量的限定條件下的數學題。我們三個用紙筆各自使用各自的思考來計算,最後互相討論看各自的答案,這就像是一個小的集體在共同面對生活的瑣事,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誰能夠置之度外。

孩子十歲多就開始關房間門了,上了初中後,她自己獨處的時間變得更多了,每天回到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反鎖着門見不到人,於是我就格外珍惜每天接送她上下學的路上的時間。我每次接她都必問她的問題就是“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記得頭幾次我們的談話經常是這樣的,我問“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她說“沒有”我說那有沒有傷心的事啊?她還說沒有,我說“那今天就是有開心的事啊,那就是“沒有傷心的事”!”。她一開始會反駁說,“有傷心的事,那就是“沒有開心的事””,我會繼續反駁,明明有開心的事,就是“沒有傷心的事”。兩個人辯論半天也會是非常愉悅的放學路。

前面聊了三個小故事,可能不耐煩的家長已經滿臉問號了,我們是想要來聽聽成績好的學生家長是如何幫助孩子學習進步的,這都跟學習成績有啥關係呢?其實我想說真的有關係的,爲什麼呢?

首先第一個事是說不把孩子當做自己生命的延續,而把她當做獨立的生命個體。

這兩種對待孩子的看法會有什麼區別呢?如果把孩子當做自己生命的延續,那麼他們就不是一個獨立於我們存在的生命體。我們成年人都要爲自己負責,當然也要爲這個生命的延續體而負責。這個延續體的所思所想也是我們自己的所思所想,他們的成功標誌着我們的成功,他們的失敗同時也是我們的失敗。我們希望他們是完美的,成功的,是人上人,這樣我們也就會成功完美,哪怕自己的過去很普通,但孩子的成功可以彌補一切。

這種看法有什麼錯嗎?確實沒有錯,我們的傳統文化一直是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樣的想法就框住了我們看待孩子的眼光,我們看孩子時就會關注於他哪塊不足,哪塊還不夠好!

我想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們在生活中取得的任意一點成就感都是靠自己的短處來獲得的嗎?肯定不是,肯定是你自己擅長的方面,是你的長處讓你獲得了更多,所以每次考試結束後我幾乎都會收到這樣的朋友私信“哎呀你家多多是怎麼學的啊,成績那麼好,我家的語文太差了,尤其閱讀理解釦分特別厲害!”朋友期望能從我這裏得到靈丹妙計,拿回家給自己孩子用上立竿見影!可惜帶着這個企圖來的朋友往往都失望而歸,我經常會反問朋友,我說你家孩子成績最好的是哪門課啊?她們有時會遲鈍一下,我估計她們沒注意到,都去翻看成績單去了,或者乾脆把成績都發給我了,我會仔細看說,這不生物和英語都很棒啊!別看孩子哪門成績不好,多誇她成績好的那門課!我給家長最簡單直接的靈丹妙藥真的就是這個!

這時你們可能又會有疑問了?不看差的那一科,只看好的,那孩子不會偏科嗎?這不是掩耳盜鈴嗎?我想說這真不是,這個就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過程,當孩子能夠看到自己在喜歡的、擅長的科目取得好成績後,她就更加有自信了,就不會沉浸在自己不行的自卑心理中不去主動學習了。


把你的眼睛從顯微鏡模式調整到放大鏡模式吧,擺脫了什麼“生命延續體”觀念給自己和孩子的桎酷,不橫向比較,只縱向比較,就是不跟其他孩子比較,只看自己孩子的變化,要開始爲孩子的每一點進步而欣喜,開始對孩子有足夠的信心,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那種最幸福的無條件的愛,我想這纔是走到了金字塔頂級的父母。

還有人會問我,你家多多爲何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呢?這個主動性是怎麼培養的啊?我想了想,想到了那麼一句話,“你想要的你的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就要是什麼樣的人,身教勝似言傳”,這句話估計大家都聽到過,可是從聽到和做到好像還真有好大的距離,所以我想就從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做起吧,帶着一顆好奇心、追根究底的決心面對這個世界,做一個終身學習的人,所以我講的第二件事就是把孩子當做生活中的隊友,共同解決生活問題,生活即課堂。

生活的問題可以是瑣碎的家庭購買任何東西的選擇,也可以是像我上面說的裝不裝個家用充電樁,如果你的孩子更加喜歡動手,那與其在書本上枯燥的研究點線角的幾何圖形關係,還不如帶他一起組裝一輛自行車更印象深刻,你的雙十一的購物車,甚至你家要租房、買房都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參謀參謀怎樣更划算。


第三件事如果往小了說呢,還是鍛鍊自己發現優點的眼睛,發現美的眼睛,其實也有心理學依據那就是積極心理。
現在每天我們會各自分享今天開心的事,不僅僅是她講她的開心的事,我也會講我的開心的事,可以只是食堂增加了一道新菜,可以是今天天氣很好,今天路上沒有堵車等任何的小事。

每天回想發生的好事兒,是希望能夠通過回憶喚起人們愉悅和滿足的情緒。有研究發現,堅持一週以上的回憶好事練習,就能夠將這種良好的情緒狀態維持一個月至六個月,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更少的抑鬱情緒。孩子們在學校處於高度緊張的學習狀態下,大腦習慣高度聚焦的工作,這就像是一個彈簧,一直處於緊縮的狀態下,需要放鬆,而如果頻繁的感受到壓力,則會讓人在該放鬆的時候不會放鬆,反而產生負面情緒,而體驗到積極情緒就好似給彈簧充進去新的勢能,讓它變得更有彈性。這樣不管遇到多大的壓力,也不會損壞。

沒有時間聊天,一個擁抱也會增強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連接,帶來愉悅滿足的情緒。

最近我們又有了一個新玩法,那就是共同期待明天會發生什麼好事,可以是老師不會拖堂,可以是作業沒有那麼多,也可以是媽媽的要準備的工作彙報順利完成,喫到了好喫的水果等等各種小事,你會發現你期待的好事有的真的會發生,簡直就像心想事成的魔法一樣,所以最後我期望家長多跟孩子一起做這樣的“每天回憶當天發生的開心事”小練習,一定能夠讓孩子抗壓能力更強,更積極的應付學業負擔。

總之,心想事成的魔法不那麼遙遠,他可以是寬鬆、和諧的生活環境,獨立自主的人格,自我驅動強烈,不斷探索和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到,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內容,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