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宇宙”里,我们是谁?

最近“元宇宙”是个很热的词,我追着热点也听了两个关于“元宇宙”的讲座,里面更多的是对元宇宙,或者说叫做Web3.0时代的推崇和向往,今天看到一篇黄哲翰写的题为:在元宇宙里你是谁?的文章,看的我更加云里雾里,怀疑人生!

几个反直觉的观点都我反复看了几遍,以下算是我个人的解读!

文中提到的观点:

  1. 元宇宙是要透过扩增实景(AR)与物联网的结合,把数字世界里面那种突破物理空间的秩序,在点对点之间进行超链接的逻辑,逆向移植回类比世界(我们的实际物理世界里?)

  2. 如果这种情况/宇宙发生后,那么在空间场域、社会活动、人际关系都超连接后,人格是否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自我——包括自我认同、记忆、专注力、思考方式、世界观、群体观念是否也会被去中心化,打碎重组成新的数码人格?

以上的假设,作者是建立在对工业化发展以来的分析基础上的,他说我们人类在认知上的被革命,从工业化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人类创造出各种的工具作为我们认知的延伸。这个通过作者的举例很好理解,他说就像显微镜之于眼睛,脚踏车之于人腿。这种将某部分认知扩大化、超人化的工具使人的认知功能割裂开,从人的整体神经网络中隔离出来,这点我有些存疑,不大认同。

作者说因为利用工具时必须全神贯注,所以进入了一种与现实生活隔离的工具化状态。我觉得工具媒介对于人的异化没有这么绝对,例如当熟练掌握脚踏车技能后,人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大脑自动化进行蹬踏活动,而不必全神贯注。当然某些工具媒介可能会有异化作用,让人陷入自恋的工具化状态,但是我不认为这是绝大多数。

作者引用Marshall McLuhan的一句话:

在数字时代,人们 首次清楚意识到,所有媒介都是自己身体的延伸,并且“我们把全人类(的身体知觉)当成我们的皮肤穿在身上”。

把全人类穿在身上这个比喻,作者认为它的含义是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作用下,任何媒介都可以连成网络,任何场域都可以是中心,也都可以被连接成网络,这样就像人体神经网络全面延伸下的“外爆”,而人是无法承受这种“外爆”,所以会触发人的本能保护机制,将之与自身隔离,而这种隔离简直就像剖除自我的阉割。将自我意志、自我思考能力外包出去,变成一个群体之中的全场域神经网络的一部分。简直就是《黑客帝国》里面的母体一样!

所以说,在数字时代下,不是个人主义大放异彩的时代,反而是集体主义时代!原因是在数字时代,人们的心智特质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1. 每个个体的表达都是参照他人的二次创造,而非原创。个体在社交媒介上的展演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眼光,同时也是为了更像别人,更符合他人心中的形象而进行参照。
  2. 在上述参照的影响下,虽然每个人都号称去中心化,完全原创,但是沦为人人原创,却更加趋同的效果。
  3. 人人皆要获得关注,同时也要关注别人,互相皆为参照,则需时刻焦虑、警醒自己是否获得关注、获得认可,因此要无止境的创造更多的反射/参照性内容。

此种高度紧张之下,判断力、专注力皆外包给群体化的网络,个体只要是表演即可,是个体表演也是群体表演,也是数字时代中无数像镜面反射一样膨胀的信息中的一部分。

千人千面趋同于千人一面,一个超人类、超智慧的意志共同体,像不像是一个寓言科幻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